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将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作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建设追溯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贯穿农产品的全链条,可有效破解各环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起各环节的质量信息互通机制和质量安全责任潜在惩罚机制。
那么,各类农业企业该如何应对?
对于已建立追溯体系的品牌企业来说,过去,他们付出了追溯成本,但市场却很少为“优质”提供“优价”。现在,建立了自有基地或具有可靠可控原料来源的农业和食品企业,可趁对手建立追溯体系的机会,以此为利益诉求点进行传播,抢占市场,升级品牌信誉度。
对于有实力而尚未建立追溯体系的企业来说,可以自行建设追溯系统,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企业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甚至可以实现后来者居上。
对目前尚无能力独自搭建追溯体系的企业而言,追溯体系的建设,短时间内将大大提高企业成本,这类企业可与上下游企业联合,共同搭建。
事实上,对于那些从农民手中收购原料的企业,目前让一家一户的农民全面记录化肥、农药、兽药、生产管理等信息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一方面,企业需要寻求更稳定的原料来源;另一方面,也是一些信息技术公司的机会所在,能够让农民更简单方便记录信息的技术,未来将大有市场。
(摘自《农民日报》 曹晓博/文2016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