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上午9时许,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安徽舒城人戚某脚步轻快地走进了德清县法院的大门,与5名老乡一起坐在大厅里,开心地有说有笑,正等待着执行法官报到自己的名字,领取属于自己的3.15万元辛苦钱。
原来,早在2012年8月,戚某带着5名老乡来到德清某食品公司上班,根据当初的协定,工资按小时计算。双方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公司一直未为他们交纳社会保险。2014年8月,公司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倒闭。公司老板悄悄跑路,去向不明,还欠下了银行近千万元的贷款,同时欠下的,还有40名工人6个月工资和养老保险金共计百万余元。
2015年7月,40名工人因数次催讨无果,集体向德清县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责令公司立即支付40名工人工资及养老保险共计人民币121.6万元,得到了劳动仲裁委员会的支持。但仲裁决定生效后,公司却一直没有履行义务。为此,戚某等40名工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承办法官立即将食品公司厂房查封,对公司财产进行拍卖,40名工人在第一时间优先拿到了自己的辛苦钱,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春节将至,为了维护农民工合法利益,让劳作了一年的农民工们拿到“血汗钱”,安心回家与妻儿老小团圆,德清县法院开通了农民工维权无障碍“直通车”,在立案、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积极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便利。据了解,2015年以来,德清县法院通过开通农民工维权“直通车”,共受理涉农民工欠薪执行案件1786件,为农民工讨薪2015.9万元。 张钰苑 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