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介绍,2012年到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000多万,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1.8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785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和354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得到解决,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4万公里,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地区告别了不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的历史。
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观,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200多万名学生,中职学生全部免除学费,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逐年扩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相衔接的机制初步建立,农村低保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免费就业服务全面实施。
扶贫机制的创新探索迈出重要步伐。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为开展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干部驻村帮扶覆盖所有贫困村,以减贫成效为导向的财政资金分配、贫困县政绩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各方面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初步形成。
(摘自《中国青年报》 张茜/文 201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