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是酱油哎!”昨天上午,在新农都绍兴酱文化馆中,一对母子看着从一台木制的压榨机中汩汩流出的红亮液体惊奇地叫道。以酱文化为主题的绍兴酱文化馆,古朴中透着现代气息,展馆内不仅用影像生动地展示了该市的酱制作历史、文化、工艺以及酱行业发展现状,还让人亲身体验了一把手工酱油的制作过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位约50多岁的制酱师傅先从旁边的一个缸中把成熟的酱醪放入一个窄长的过滤袋中,再用绳子将袋口扎住,放入这台木制压榨机的箱框中,然后,采用杠杆原理加压,把酱醪中的酱油压榨出来。不少参观者品尝了刚压榨出来的酱油后,赞不绝口:“这个酱油的味道跟平常吃的就是不一样,特别鲜。”
绍兴是中国酱文化的重要代表地。绍兴仁昌酱园董事长俞彩玉对记者说,仁昌酱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展示的这台压榨机已有100多年历史。这次他们特地运过来展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手工酱油的制作过程,了解绍兴的酱文化,也体验一把自己制作酱油的乐趣。“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酱油,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深厚的酱文化的积淀,只有真正了解和珍视酱文化,才能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
绍兴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绍兴有酱缸、酒缸、染缸“三缸”文化。“酱缸”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调味文化。仁昌酱园是绍兴市调味品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通过农博会这个平台来展示,可以更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绍兴的酱文化。
仁昌酱园的制酱师傅正在现场制作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