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介绍
我省是薄壳山核桃的适生区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有两处30年以上的丰产林,分别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和建德市,平均亩产在100公斤以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选育了“金华”、“绍兴”两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目前在新昌、嵊州、鄞州、象山、金东、余杭、建德、富阳、安吉、松阳等地有规模化种植,总面积近万亩,极大部分为近年造林。
薄壳山核桃经济寿命长达100年以上,盛果期单株产量一般为5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100公斤以上,按每亩10株计,亩产量最高可达1000公斤,亩产值在2万元以上。
如新昌农户梁永林,2002年种了500株薄壳山核桃,2012年平均株产干果15公斤左右,种植密度每亩超过20株。建德林场有一片薄壳山核桃成林,面积7亩,共70株,平均亩产干果100公斤,亩产值6000元,最高年份亩产干果200公斤,亩产值1.2万元。
技术要点
薄壳山核桃育苗主要以嫁接为主,也可利用根蘖幼苗繁殖,扦插和组培较困难。嫁接育苗须采用本砧。播种用种子要求坚果充分成熟。播种前最好做冷藏层积或坑埋层积处理。层积的温度为2-3℃,时间60-90天。也可不经过层积直接浸水5-7天后,再用300-500ppm的赤霉素处理10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或温床催芽后播种,或直接播种。
育苗播种密度一般为行距0.5米、株距0.3米左右,每亩6000株左右。育苗宜用小粒种子。若按每公斤种子120粒、发芽率80%计算,每亩约需种子62公斤。播种深度5-7厘米。用薄壳山核桃做绿化树时,可直接采用实生育苗。以收获坚果为主要目的栽种,必须采用良种嫁接苗。
一般两年生的实生苗地径在1厘米以上时方可嫁接。嫁接的方法分两类,一类是春季的枝接,包括切接、四裂接(香蕉接法)、劈接、插皮接、带木质芽接等,以切接最常用,接穗最好用蜡全封,封蜡的适宜温度是90-110℃;另一类是夏秋季(北方6-8月份)的芽接,以方块芽接成活率在85%左右,效果良好。果用薄壳山核桃嫁接苗一般地下1-2年、地上1-2年,育苗周期2-3年。
推广成效
近两年,我省薄壳山核桃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估计已超过2万亩,但投产面积较小,包括建德、新昌和余杭等地,全部产量预计超万吨。建德莲花一片已造林11年的薄壳山核桃树,之前一直没有产量,2012年通过浙江农林大学的技术支持,产量达到280公斤,2013产量近600公斤。余杭长乐林场品种类型较多,年产量基本稳定在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