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水稻轮作”模式利用水稻收获后冬季田间空闲时节,繁殖西红花球茎,球茎收获后秸秆等剩余物还田,可减少下季种植水稻时肥料的用量。该模式稳粮增效,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千斤粮万元钱”生态高效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建德、淳安、遂昌、缙云、景宁、海宁、定海、天台等地应用,2013年应用面积6000亩左右,亩产值2.6万余元,亩均净收入2万余元。
产量效益
作物 产量(公斤/亩) 产值(元/亩) 净利润(元/亩)
西红花球茎 700 21000 4000*合计 48760 23000西红花花丝 0.65 26000 18000水稻 550 1760 1000
*注:亩可繁殖球茎700公斤,其中500公斤室内开花用,200公斤出售后的净利。
茬口安排
作物 播栽期 采收期
西红花球茎繁殖 11月中下旬 翌年5月上中旬
水稻 5月中下旬 10月上旬西红花室内培育 5月底6月初摆放 11月上中旬
关键技术
球茎大田繁育
西红花栽种前10至 15天,亩施45%硫酸钾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作基肥,起沟整平作畦。11月上中旬选择晴天栽种,用种量每亩500公斤鲜球茎,密度为行株距20—25厘米×10—15厘米,栽种深度8厘米以上。栽种后,先用干稻草覆盖,然后将沟中的泥土覆盖于畦面,覆土厚度3厘米左右。
次年2月,亩用三元复合肥15公斤兑水浇施,2月中旬至3月中旬,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追肥,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严防干旱和田间积水。田间杂草人工拔除,同时去除球茎四周长出的侧芽。5月上中旬,选晴天及时收获球茎,薄摊在阴凉、干燥的室内。
二、西红花球茎室内培育
西红花球茎在室内摊放后,每隔57天翻动一次,齐顶剪去母球茎残叶,剥去老根,并按单只重分档摊放。摊放约20天后,按球茎大小分别上架,少光阴暗为主,室温30℃以下,相对湿度60%以下。
芽长3厘米时,逐渐增强室内光线,根据芽的长度调控室内光线强弱,将主芽控制在12厘米左右。另外,匾要经常上下互换。根据球茎大小合理留芽,摘除侧芽。一般35克以上球茎留芽3个,25—35克球茎留芽2个,15—25克球茎留芽1个。10月底到11月上中旬为开花期,要求室内光线明亮,最适温度为15—18℃,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当西红花的花苞松开时即可采摘,花丝及时薄摊在白纸上,在40—50℃文火上烘3—5小时至干。
三、水稻栽培
西红花种球繁殖田的水稻宜选择耐肥、高产、优质、抗病的杂交稻品种,如“甬优”系列、“中浙优8号”等。播种期山区5月上旬、半山区5月中旬、平原6月10日前,最迟在6月中旬完成,10月中下旬收割。
其他措施同水稻的正常管理。
崔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