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科技

速生叶菜生产技术集成取得阶段性成效

  夏秋高温期是蔬菜供应的淡季,速生叶菜是保供应、稳价格、促增收、保安全、惠民生最重要的“菜篮子”产品。近日,浙江大学组织有关专家,分别对吴兴、萧山示范点叶菜生产情况进行测产验收。与会测产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实施效果,认为对提高速生叶菜生产科技水平、保障市场供应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针对夏秋高温期叶菜生产难度大、商品性差等系列问题,2014年省农业厅立项“三农六方”科技计划协作项目《夏秋季速生叶菜适栽品种筛选及轻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由蔬菜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首席专家汪炳良教授牵头组织实施,项目组通过引进筛选耐热的适栽品种,在湖州吴兴的金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杭州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余杭麟海蔬菜专业合作社、嵊州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多个规模基地建立速生叶菜生产示范点,通过比较青梗菜及苗用型大白菜等不同类型品种、不同播种期,直播与育苗移栽等不同生产方式,集成应用轻简化技术,供种植户就近现场观摩参观,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该项目吴兴点,所有测产品种均在连栋大棚中直播栽培,密度100株/平方米(株行距均为10厘米);萧山点所有测产品种均在跨度8米单体大棚中栽培,“苗用型”大白菜采用人工撒播,删苗后密度100株/平方米,青梗菜育苗移栽,定植密度80株/平方米。测产专家对每个品种随机选择5平方米左右地块,收割所有符合商品要求的植株,去除根、黄叶后称重,并计数商品菜植株数。测产数据表明,引种筛选的“夏帝”、“华冠”、“尚美205”、“金品104”等青梗菜品种,以及“早熟5号”、“新早熟5号”、“长江早熟5号”、“双耐”等苗用型大白菜品种均表现较好,生长整齐一致、株形美观,品质好,单产均超过了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其中,吴兴点“苗用型”大白菜单产最高品种是“早熟长江5号”,在播后24天和32天亩产分别达到1823公斤和3629公斤;青梗菜“尚美205”播后32天亩产达2623公斤,“夏帝”播后49天亩产达4854公斤。萧山点“苗用型”大白菜“早熟长江5号”在播后33天亩产达2732公斤;青梗菜品种“华冠”在定植后28天(播种后49天)亩达3620公斤。
沈农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