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还是过去的农活,月工资却有3000元。”近日,笔者来到衢江区周家乡丰上清村衢州满地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千亩油用牡丹基地,正在劳作的村民丰仁根高兴地说。放眼望去,一垄垄梯田里,一株株油用牡丹长势良好,十多位村民在为油用牡丹锄草、施肥。
去年11月份,“满地银”公司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从当地农民手里流转来2000余亩山地。“目前,1100亩山地已种上了三年龄的‘凤丹’油用牡丹。”公司负责人方建良介绍。
“土地流转出去‘很划算’。”村民丰土泉家有13亩山地,之前一直荒着。今年以每亩300元一年的价格流转给公司,期限33年,每3年付一次租金,每次可收租金11700元。
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流转,让农民既得租金又拿薪金。“许多村民又被基地聘来‘上班’。”方建良相告,按照基地现在的规模,日常用工20余人,当种油用牡丹时,每天在基地里劳动的农民有上百人。“后年,这批油用牡丹开始进入高产期,收获时还需用季节工上百人。”
丰仁根夫妇都在基地里工作,“每天8小时,我工资100元,妻子80元,钱一天一付。”除去休息日,一年有5万多元收入,夫妇俩很满意。“油用牡丹全身都是宝,亩均综合效益起码在万元以上。”方建良介绍,按照规划,“满地银”公司还将创办一家油用牡丹加工厂,预计明年年初能开工兴建。方建良表示,这将带动周边百余名劳动力就业。“下一步,我们准备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推广油用牡丹种植,通过示范带动,用3年时间,辐射基地周边乡镇1000多户农户种植油用牡丹1万亩以上,以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余元的产业化规模,助农增收。”方建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