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河南多所留守小学设“团圆之屋”

与父母隔空“相聚”

  近日,在河南省通许县大上湾小学的“团圆之屋”内,娄子玉和娄一鸣姐弟俩隔着电脑终于见到了在山东务工的母亲,母子三人哭成泪人。这样的“相聚”得益于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在该校建立的“团圆之屋”,通过一台电脑帮助孩子们暂时缓解对父母的思念。像这样的“团圆之屋”,在河南有27所,分布在留守儿童众多的乡村小学。
  通许县是河南省的劳务输出基地县,有留守儿童6万余人。“大上湾小学全校有130多个孩子,留守儿童就有67名;李庄小学300多个孩子,留守儿童70多名。这些留守儿童大多一年才能见父母一次。”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项目部副部长麻明利说,“团圆之屋”旨在通过电脑视频设备及QQ群,搭建起留守儿童与远方打工父母、校方老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父母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并且每个“团圆之屋”的QQ群都配备有心理专家,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缓解孩子们内心封闭、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等不良倾向,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此外,“团圆之屋”内会设立阶梯书架、配置体育用品等设施,帮助留守儿童扩大知识面、丰富学校生活。
  (据中国新闻网 韩章云/文2015年9月1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