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消费

省消保委家装专项调查结果显示

抽检房屋空气质量均不合格

  省消保委三个月前启动了“透明·绿色·诚信”家装专项调查,征集了杭州新近装修完毕的90余套房屋,并从中筛选了12家,组织消费维权义工和专家团队,共同检查了合同文本,并对现场的水电、泥工、木工、油漆等施工进行勘验,此外还选择了4套房屋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日前,该专项调查的结果出炉了。
  本次勘验的装修房屋涉及九鼎、圣都、东易日盛、九创、艺阳、铭品、博舟、康源、瑞澜、绿才居等不同规模的装修公司,囊括了目前装修市场上的各类消费现状。
  调查发现,规模大的装修公司总体上较为规范,签订合同程序合理,材料质量、施工质量基本有保障,但是施工细节上有所缺失,特别是图纸设计上瑕疵颇多,个别公司存在加价返工(修改)的情况。而规模较小的公司管理不到位,项目经理缺乏责任意识,装修工程质量粗制滥造,材料被偷换等问题频发,施工过程中多次加价返工(修改)。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本次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查以《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甲醛(0.080mg/m3)、苯(0.09mg/m3)、TVOC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总挥发性有机物)(0.5mg/m3)为参考标准。在每户房屋中都设了两处空气采集点。检测对象包括都市阳光和苑某户的客厅和卧室、曙光之城某户的主卧和客厅、梦琴湾佳苑某户的书房和次卧、多蓝水岸小区蓝波苑某户的东南卧室和西南卧室。检测结果显示四家房屋的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均不合格。
  这些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装修房中的各类装修材料。目前不少装修业主倾向于选择“半包”的方式,自行购买装修材料以达到减少装修成本或提高装修质量的目的,但由于部分装修材料由业主自行购买,装修公司无法保证其质量,所以一旦检测出空气质量问题,责任方无法认定,无从追责,业主只能通过自己的后期弥补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
  针对此次专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家装合同签订前及装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必须检查装修公司的证照是否齐全。
  现在很多公司都开设了分支机构,对这样的公司还应该检查对方是否有法人委托书。千万不要和只有一张营业执照复印件的人谈家装工程,谨防上当受骗。
  2.合同内的标准说明、各类款项要明确清晰。
  重视合同内的工艺标准说明,尤其用什么材料、什么规格、什么等级都须有详细的说明,拒绝使用如“柜体、柜框用大芯版,实木收边”等模糊字词,避免施工方利用合同漏洞趁机偷换材料或偷工减料。此外,各项具体施工费用也要清晰明了,避免后期产生经济纠纷。
  3.材料进场时仔细核对再验收,避免劣质产品混入。
  虽然在合同和报价单上写得很清楚,但一些装修公司或工头总是心存侥幸,想趁机以劣充好、偷换材料,如果业主不仔细核对的话,劣质材料就会进场。因此,材料进场的时候,业主最好亲自到场,带上合同和报价单,并请懂行的人或项目经理到场一起验收。
  4.重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再入住。
  新装修房最好不要急着入住,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或孕妇。因为装修材料会挥发出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若有条件,最好对新装修房进行一次检测,检测合格再入住。
  如何更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呢?装修时要选择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绿色环保材料。装修完成后,必须加强换气通风,最好通风4—6个月后再入住。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如购买空气净化器,在房屋各处放置活性炭进行吸附,或选择一些具有吸附功能的绿植,如吊兰、芦荟、天南星等。 马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