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龙泉市八都镇新村村的蔬菜基地里,七八位村民忙着摘茄子、装车,一派繁忙景象。农户练惠武一边摘茄子一边说:“效益很好,每户每天都能收入2000多元。”
笔者发现,这里的茄子比平时菜场里卖的茄子皮更薄、光泽度更好。“你别小看这些茄子,一运到大城市,马上就被抢购一空。”该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这茄子本是剑池街道和砻村农户祖传的自留传统品种,采用特殊种植管理技术,使其保留传统品种的优质特点:肉质细嫩、皮薄、光泽度好、耐热,茄子大小、长度适中。自2014年在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获得金奖后,八都镇将该品种引进种植,目前已发展到500多亩。基地从和砻村引种茄子,利用物理除虫、肥水同灌等技术,确保品质。
随着种植茄子的农民越来越多,该镇还成立了一支服务队,帮助菜农解决难题。“我主动搜集各种‘疑难杂症’及其解决对策,解决菜农们种植中遇到的难题,菜农们也乐意跟我分享种植经验。”该镇已退休的农技员雷元友说。
有了好产品,就要有个叫得响、容易记的牌子。经过该市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外销统一使用“龙泉茄”品牌。“龙泉就是绿色生态的代名词。”八都镇相关负责人说,龙泉在市民心目中,除了青瓷和宝剑两大“金名片”,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山清水秀、绿色环保,以此为品牌能很好诠释农产品的内在品质。
“才没几天,人家就认准‘龙泉茄’品牌了。”农户练惠武说起一次送货的小故事:因为统一包装盒用完了,一批货中就有几箱茄子使用了未印有“龙泉茄”商标的包装盒,谁知道竟然被退货了。
“八都镇今年共种植‘龙泉茄’500多亩,每亩日产量在20至30公斤,每亩日收益能够达到100多元。”八都镇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扩大“龙泉茄”的种植,该镇还努力促进精品农业发展,引入百香果、三叶青、三叶木通和何首乌等作物,相信不远的将来,又能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张博 雷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