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一个老套的诈骗电话险些令她上当

  •   “我是公安局的,你涉嫌利用银行卡进行洗黑钱活动……”电话里类似这样的开场白,相信多数人会一笑了之。然而,面对这个老套的诈骗陷阱,杭州的阿丽(化名)却深信不疑,甚至当民警出现在面前时,她仍坚持要汇钱。
      事实上,阿丽刚接到骗子电话时,曾反问对方:“你就是骗子吧?”那么,她是怎样一步步被骗子灌下“迷魂汤”的呢?日前,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分局还原了阿丽的整个被骗经历。
    来自西伯利亚的“通缉电话”
      阿丽今年30岁,在一家公司做文员。7月11日上午,她接到了一个显示为西伯利亚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杭州市公安局民警赵丽华”,并报上了一个警号。“赵丽华”告诉阿丽,她涉嫌一宗银行卡洗钱案,目前已被上海警方通缉。还没等对方说完,阿丽便反问道:“你是骗子吧?电话都是西伯利亚打来的!太假了!”不过,电话那头的“赵丽华”显得很淡定,说这样做一是办案需要,二是保密。“我没去上海办过卡。”当阿丽提出希望两地警方“协商”时,“赵丽华”却拒绝了,理由是“案件需要当事人自己说清楚,我只负责通知”。随后,她给了阿丽一个六位数的立案编号让她赶紧去查,“晚了说不清”。
      很快,电话便被转接到了“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警官高军”的手里。此刻的阿丽依旧半信半疑。
      对方说,你要是不信,可以打114查一下电话号码。这一查,让阿丽有点蒙了:还真是上海市公安局的固定电话。至此,阿丽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她相信这就是警方在办案,“我只想着要赶紧证明清白”。
    诡异的“电子密码器”
      这时,“高军”让她带上所有的银行卡赶紧出门,找一家有电脑的酒店进行“银行安全验证”,以确定她到底有没有涉案,但前提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不然,全都要抓起来”。
      听到这里,阿丽心急火燎地出门了。她一连找了好几家商务酒店,对方都说没有电脑。“别找了!”“高军”又打来电话,说下午5点就要开庭了,“你赶紧找一家工行吧”。挂上电话,阿丽走进工行城站支行。“一开始,她走进来也不说话,接了个电话后,告诉我们想办理一张银行卡和电子密码器。”银行工作人员说,当时她隐隐觉得有些问题:通常客户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只会通俗地说办理U盾,而不会要求办理安全性能并不高的电子密码器。“后来,我们一听说是警方要求汇款什么的,就更坚定了判断。”工作人员一查,阿丽的卡里有120多万元,要是汇出去这还得了!但此刻,阿丽已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只是不断强调自己要办理业务。
      无奈之下,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叫来了阿丽的丈夫,同时为安全起见,将她的银行卡做了“冻结”处理。下午4点多,阿丽丈夫赶到银行,一起劝她。“但即便这样,她还是觉得自己是在协助警方破案。”
      劝说无效之后,众人选择报警。然而,当小营派出所民警赶到时,阿丽依旧固执地要求汇款,说什么也不信。
    民警与骗子的较量
      怎么办?“要不你打一下上海市公安局的电话。”民警让阿丽别用回拨键,而是直接拨号。这一次,电话那头的民警明确告诉阿丽:这肯定是个骗局,千万不能信。
      不过,阿丽还是将信将疑。民警接过那张记着“立案编号”的纸条,向她解释道:“真的立案编号很长,也不仅仅是数字组成。不信你跟我回去看看好了。”阿丽跟随民警一起到了派出所,看完立案编号之后,她才恍然大悟。
      这一刻,距离阿丽接到诈骗电话,已过去了7个多小时。幸运的是,她银行卡里的120万元被成功保住了。
      目前,这起案件警方还在全力侦查中。 陈普阳 陈福 寿李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