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浙江工商出台新政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本报记者 郑慧玲
  本报讯 全省工商(市场监管)系统发挥职能服务“特色小镇”工作推进会近日在杭州市余杭梦想小镇召开。省工商局在会上宣布,推出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设立工商事务服务室等七项新政,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根据七项新政,7月底前,省工商局将率先在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试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查询。目前,省工商局正在抓紧开发全省统一的网上登记系统。根据“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工商部门还将放宽新兴主体名称、经营范围核定条件,允许企业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符合国际惯例、行业标准的用语。“特色小镇”的入驻企业还可以实行集群化住所登记,企业可以“特色小镇”管理机构提供的集中办公场所为登记载体,也可以商务秘书企业为载体。为方便集群化住所登记,工商部门允许入驻企业凭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或“特色小镇”管理机构出具的证明办理工商住所登记,股权投资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文化创意、软件设计、动漫游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只要符合多个主要办事机构共同日常办公的合理需要,同一办公场所可以作为两个以上企业的住所。为让入驻“特色小镇”的企业不出园区就可对接工商部门,省工商局还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特色小镇”设立工商事务服务室。目前,杭州市上城区工商部门已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派驻人员,方便入驻企业办事。为鼓励“特色小镇”的新兴主体做大做强,省工商局还将“特色小镇”入驻企业冠省名的注册资本(金)从1000万元降到500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