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妍
本报讯 针对农资跨区域和网络营销中制假售假案件多发和难以查处的状况,近期,宁波市农业部门和公安部门签订《农资打假领域集群战役协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协作备忘录)。今后,双方将建立健全共同打击和防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工作机制,开展刑(事)行(政)协作,有效保护农民和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根据协作备忘录,双方将建立日常会商机制,开展会商交流,互通情况,共商对策。宁波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负责全市农(兽)药、种子、肥料等农资质量的抽检并建立数据库。宁波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提供阶段性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分析和侵害农(兽)药、种子、肥料等农资安全的典型案例。宁波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则在农(兽)药、农资行业内开展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排查和犯罪线索的收集,全力协助公安经侦部门开展以“农资打假行动”为重点的专案侦查。对在执法中查获的假冒伪劣农资,双方的实验鉴定机构将为涉案假冒伪劣农资的送检、鉴定、论证、报告出具开辟“绿色通道”。双方对知识产权犯罪所具有的职业化、产业化、区域化等特点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打击、防范知识产权犯罪,规范农资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