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河北推广种植节水高产小麦

每亩节水50-100立方米

  针对小麦生产用水多、又严重缺水的省情,近年来,河北科研单位将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积极培育耐旱、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经过不懈努力,一批节水稳产小麦品种相继问世。
  “普通小麦需要灌溉3-4次,但节水高产小麦只需要1-2次,每亩节水50-100立方米。”河北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郭进考认为,即使按最少的亩节水50立方米计算,若全省3500万亩小麦都种上节水麦,一年最少可节水17.5亿立方米。
  节水还要高产。郭进考介绍,以“石麦22号”为例,经测产,旱地“一水不浇”,亩产量可达550公斤以上;如浇灌一次水,有望超过600公斤;如浇灌两次水,则能够达到700公斤。
  节水高产小麦是如何做到节水又高产呢?答案是“找水喝”。
  要“喝饱”水,根系是关键。据介绍,普通小麦的根系纵深仅为1米,主要吸收灌溉水。由于其扎根的土壤层面离地面较近,容易蒸发,为了保证产量,需要多次灌溉。而节水小麦根系比较发达,纵深达到2米,可扎根含水量很高的土壤层面,吸收水源并向茎叶和籽粒运送水分。有源源不断的“水库”供给,节水小麦自然可以节省很多灌溉水。“我们的节水高产育种方法和培育的节水高产品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培育出的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不仅能够确保均衡增产,而且为解决河北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农业生产缺水提供了技术支撑。”郭进考说。
  目前,节水高产小麦已经在河北全省、河南北部、山西和山东的部分地区试种成功。据介绍,并非所有土壤都适合种植节水高产小麦,要因地制宜,和相关的配套技术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人民网 张梦琪/文 2015年5月1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