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从“续命保户”看破除城乡户籍壁垒

  ——《新华每日电讯》载文说,吴树梁祖籍河南信阳,2012年被评为“深圳优秀保安员”并获得入户指标,当年底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妻子因政策关系,要在明年6月才有入户机会。为了帮助妻子落户,他顽强续命,为了续命,他成了“抗癌斗士”,和医生所说的“一般病人只能活3到6个月”相比,吴树梁已坚持了近30个月。
  城市户口所具有的“含金量”有多高,吴树梁个人的遭遇,便是清晰的账本。比如,他得了肺癌,在入户之前,就医一下子就花了20多万,如果有了户口可以办深圳的医保,九成的花费便由医保埋单;因为妻子没有入户,享受不了廉租户的待遇,住房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由此,不难理解吴树梁为户口而活着的意义所在。吴树梁家的辛酸,反映的依然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户籍壁垒的问题。
  城市户籍壁垒是城市环境容量和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瓶颈所致。打破户籍壁垒的核心是“同城同权”,除了强调城市提供公共服务资源的义务之外,更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消除人口流动的障碍,让户籍改革与社会保障、义务教育、高考制度等改革同步推进,改变“分灶吃饭”的现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