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载文说,近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明确淘汰剧毒、高毒农药,不仅是对公众身体健康的保障,对解决社会关注的土壤污染问题同样是一大利好。此外,对农业和农民自身而言也绝非坏消息。只要有适当的补贴、引导机制消化转型成本,这就将是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绝佳机遇。
首先,一个地方、一户农民用了毒农药,便可能给当地所有农户带来严重影响。严禁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入法,对守法农民来说是一种保护。
其次,虽然限制使用农药有可能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但同样的蔬菜品种,不使用农药的价格比普通蔬菜贵上不少,一些农户完全可以顺应市场需求,从“加量”转移到“提质”上。随着售价的提高,再加上适当的环保补贴等,利润率也可能不降反升。
因此,淘汰毒农药是农民的事,又不全是农民的事。国家除了对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加大查处力度外,还应大力发展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给农业生产找到更加安全的替代品。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生态农业产业链,通过专项补贴让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成本降下来,真正让农民尝到淘汰“毒农药”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