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现在我养土鸡又有信心了。”这是近日记者联系江山市普农土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祝碧琴时她说的第一句话。她告诉记者,比起2013年禽流感爆发时合作社的艰难处境,现在的土鸡销量可以用“供不应求”来形容。
2013年8月,记者到江山采访时,碰到了当时正为土鸡找不到销路而犯愁的祝碧琴。26岁的她是江山市小有名气的土鸡养殖户,也是一名创业大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当地成立了普农土鸡专业合作社,年出栏土鸡2万羽。可是由于突如其来的禽流感,当时合作社积压了5000多羽商品鸡和2000多羽种鸡,土鸡蛋送人都没人要,只能拿来喂鸡,合作社损失高达20多万元。记者了解情况后,马上对她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并将她的困难反映给了当地农业局寻求帮助。
祝碧琴告诉记者,《农村信息报》刊登她的情况后,就有客商前来咨询,但是因为禽流感严重,买的人仍是寥寥无几。随着禽流感的过去,去年中旬开始,土鸡的销量日渐回暖。“现在四个月的商品鸡可以卖到20元一斤,种鸡每斤能卖到25元,土鸡蛋销量更是爆棚,1.7元一个的鸡蛋根本不够卖,很多客商前来订货都订不到。”祝碧琴高兴地说。
据了解,祝碧琴的合作社主要养殖的土鸡品种是白银耳鸡,这种鸡是我省8个畜禽地方品种之一,鸡肉亮黄鲜嫩,口感不肥腻,营养价值高。“我们的鸡都是放养的,而且吃的是五谷杂粮,虽然成本高,但品质不错。”祝碧琴介绍说,只要没有禽流感,基本一只土鸡能卖到40多元,除了在江山本地销售外,还销往衢州等其他地区。
大学毕业后,祝碧琴就带领乡亲们开始养殖土鸡,现在她的合作社已经有80多户养殖户,而《农村信息报》成了他们的好帮手。“我们的不少社员都订阅了它,这里面有很多政策、科技方面的信息对我们搞农业很有用。特别是关于畜禽养殖的版面,自己每期都看,学习疾病防控、养殖技术方面的知识,还有不少创业的案例,我也很受鼓舞。我感觉到政府对我们大学生投身农业创业越来越重视,我一定要把我们江山的白银耳鸡养殖好,闯出更大的市场。”祝碧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