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回访

肉鸽养殖成就了他的事业

  □本报记者 姚力丹
  建德市杨村桥镇绪塘村村民吴忠义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鸽大户,每天他都要到杭州萧山的批发市场销售肉鸽,现在每天吴忠义都能卖出30多只鸽子。“现在的行情比前年强多了。”吴忠义告诉记者,2013年因为禽流感,他的肉鸽严重滞销,被迫埋掉了上千只种鸽,亏得血本无归。“当时,《农村信息报》等媒体都刊登了我鸽子滞销的消息,帮助我渡过难关;去年禽流感过去后,肉鸽市场总算好了起来,现在一只鸽子能卖20多元,总算缓过气来。”吴忠义说。
  吴忠义告诉记者,2009年,在外地做了十多年水果生意的他得知萧山女婿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种鸽,销路很不错,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利用做生意积累的40万元资金,在家里建起了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从外地引进近2000只美国王鸽,开始了养殖之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现在他的养殖技术日趋成熟。“我养的美国王鸽是优良品种,喂的饲料都是自己配的,主要有玉米、豌豆、小麦等,每斤饲料成本就要1块七呢。由于品种好,加上饲料喂得好,鸽子羽毛发亮,肉质鲜美,很受市场欢迎,光批发价就能卖到20多元一只。”
  吴忠义告诉记者,干了这么多年,肉鸽养殖已经成为了他的事业。他还说:“《农村信息报》对我创业很有帮助,里面有不少政策、品种、技术、市场方面的信息,对我养殖很有用,特别是禽流感时期,报纸登了不少反映我们养殖户呼声的新闻,增强了我们的养殖信心。”他希望以后《农村信息报》继续多刊登一点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新闻,反映他们的心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