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有多少古树名木?2012年普查得出的数字是:全省现有古树名木218382棵,其中古树群141589棵,散生的76793棵。与2000年前的8.7万棵相比,“家底”殷实了许多。“实际的‘家底’应该更厚些。有的地方因山高路远、人迹罕至、交通不便,调查肯定有遗漏。”省林业厅工作人员说。
在218382棵古树名木中,榧树(包括香榧和九龙山榧)最多,有7.12万棵,占总数的33.28%;其次是樟树、枫香、马尾松和苦槠,分别为2.22万棵、1.87万棵、1.73万棵和1.39万棵,占总数的33.69%;柳杉、银杏、甜槠等17种古树数量各在1000棵以上。
它们中,有31种、5.76万棵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银杏、百山祖冷杉、南方红豆杉等8种、3552棵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钱松等23种、5.41万棵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从保护等级看,一级古树(年龄500年以上)6149棵,二级古树(年龄300-499年)28450棵,三级古树(年龄100-299年)183611棵,名木172棵。
既然是古树,几百岁也不算稀奇。在已上报的浙江古树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天目山银杏树,它的族群可追溯到距今2.7亿年的二叠纪。在临安市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开山老殿前,有一个“五世同堂”的古银杏群。几年前,专家考证后认为,“五世同堂”这个银杏群落生生不息距今应有1.2万年的历史。“我国是现代银杏的发源地,野生群落仅幸存于西天目山等个别地方,可以说存世至今的,可能都源于这些群落。”省林科院专家说。
最高的古树也在天目山,是一棵金钱松。一般的树木只能长到6-25米,它高58米,差不多20层楼高,奇特的是,600多岁的它还在长个子。“2000年前测量,它56米高,现在58米高。”天目山管理局工作人员说。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被称为“活的文物”、“绿色化石”。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森林资源,充分发掘其生态、历史和人文价值,省绿化与湿地保护委员会和省林业厅自2014年9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寻找“浙江最美古树”活动。评审专家组按照树龄、树体、树形、历史文化内涵等指标,推荐出“浙江十大树王”候选树20株,“浙江十大古树”候选树20株,“浙江十大名木”候选树15株。
现在,评选活动主办方拟采用公众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评选出“浙江十大树王”、“浙江十大古树”和“浙江十大名木”。公众可通过钱报网(www.qjwb.com.cn)、浙江林业 网(http://vote.mlzj.gov.cn:82/zjzmgs2015/index.htm)参与投票,并跟帖发表“浙江最美古树”感言,投票时间为3月13日到3月31日。
何晓玲 朱超然 王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