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绿,第37个植树节带着浓浓的春意姗姗而来。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不少地方和单位积极行动,见缝栽绿。但在拓展造林空间、千方百计植树造林时更要讲究科学。
首先,应解决好“往哪栽”的问题。现在,漫步街头,绿树成荫、繁花吐蕊,绿化效果不错,但一些居民小区和单位的庭院绿化却差强人意。因此,绿化造林不仅要重视易见的公共区域,更要重视不起眼的小地方和小区,将绿意从广场、街道、公园、山头进一步向居民小区和单位庭院渗透,让群众开门、推窗就能见绿。
其次,要解决好“栽什么”的问题。要多种植适应性更强、成本更低和更易成活成材的本土树种。一些外来树种虽然漂亮好看,但难伺候,不易成活。种树容易,要种好树并不简单。只有科学严谨地绿化造林,既注重美观,又讲究实用,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
第三,应倡导“虚拟种树”。面对可以种树的地方越来越少,南京一位大学教授提出了“虚拟种树”的主张。他认为,少砍一棵树,就达到了种植一棵树的目的,如果切实改变了浪费树木资源的态度,其实就在现实中完成了“虚拟种树”。“虚拟种树”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节约一张纸,循环使用图书,少用餐巾纸等等。更重要的是,利用新科技,开发新材料,改变目前木材浪费使用的情况。因此,“虚拟种树”更值得提倡。
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