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为“新农人”播洒更多阳光雨露

  ——《南方农村报》载文说,在大江南北,“新农人”的身影已然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虽然没有理论上的准确定义,但在行内行外,“新农人”正在颠覆着人们对于“农民”一词的社会认知。
  我们大致可以为“新农人”进行这样的形象勾勒:从主体观之,其中绝大部分正值青春年华,有着充沛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精神;从客体观之,是一整套不同以往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电子商务的深度嵌入,到创意手段的娴熟运用,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的艰苦行当,农民也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手上长满老茧的坚忍形象。“新农人”的出现,正在重塑农业效益的产出模式和增长方式。网上销售、跨国经营、大V助阵、微信推广、概念创设、紧追潮流——“新农人”们对于现代农业花样翻新的诸多“玩法”,不仅为其父辈们闻所未闻,更超出了许多旁观者的想象边界。“新农人”的出现,为农民职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与当前鼓励全民创新创业的国家战略背景紧密契合。
  事实证明,在民以食为天的刚性需求面前,在“三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并未动摇的背景下,农村仍然是年轻人展翅高飞的一片广阔天空。这也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为“新农人”创设良好发展环境,为“新农人”播洒更多阳光雨露,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我们期望,当“新农人”称谓走入历史,现代农业也将瓜熟蒂落;当“新农业”成为发展常态,中国农民都能享受那份富足与尊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