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强化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嘉善县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见闻

  □本报记者 郑慧玲 通讯员 李飞云
  设粗加工间、冷菜间,生食、熟食绝对分开;食材存放有冷藏柜,洗菜有专门的蔬菜、肉类、水产品清洗池;上菜有传菜升降梯;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记者近日在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看到,该社区的家宴中心堪比大酒店,这也是近年来我省努力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农民聚餐有家宴中心
  近日,记者跟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陈智慧及全省各市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的相关负责人参观了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家宴中心。
  位于桃源新邨文化礼堂三楼的桃源新邨家宴中心是社区集中办婚宴的场所,宽敞的大厅里可摆放40多张桌子。大厅边上是一间玻璃隔断封闭的冷菜间,里面冷藏柜等设施一应俱全,堪比大饭店。大厅墙壁上悬挂着家宴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在此办家宴,每桌交30元的场地设备使用费,自带食材物料,自聘厨师,经过申请报备等手续即可。家住附近的计阿姨告诉记者,这个家宴中心,每到周末都很繁忙,要在这里办喜事还需要预订,她家的孩子办喜事就因预约不上,最后只能去酒店。
  据悉,嘉善从2013年起指导姚庄镇按照设施布局高标准、食品安全高要求,建设桃源新邨家宴中心和姚庄公墓家宴中心,用于举办农村红白喜事家庭式聚餐,出台办法对农村家庭聚餐实行分级分类指导,并在全县推广。目前全县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农村家宴中心有12家。该县还以“政府埋单”的方式,为进入家宴中心聚餐的每位群众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
柴米油盐示范店购买
  桃源新邨家宴中心楼下就是嘉善县食品安全示范店——姚庄镇佳益副食品店。这家副食品店占据一间房间,面积不大,但农民日常的生活用品等基本齐全。
  店内不仅挂着商店自律经营管理制度,还设有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在收银柜台右侧的墙上,张贴着嘉善县食品安全示范店公示,上面以微笑脸谱表示的该店食品安全等级非常醒目。公示栏上还有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合格食品下柜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消费投诉处理制度等。记者看到,店里一本本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不合格食品召回及处理台账等,记录非常详细。
  记者发现,我省上月刚开始实行的临近保质期食品专柜销售制度,在这里也得到了实施。设有临近保质期时间提示的专柜上,一些临近保质期的火腿肠等食品正在促销。
学校食堂安全视频监控
  学校食堂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在嘉善大云中心学校,一个为2000余名师生提供午餐的学校食堂,干净宽敞,让人眼前一亮。
  食堂的储藏间里,货架上按照标签,分类摆放着装有味精、酱油等调味品的箱子。在食堂清洗间,一个上面镂空下面安放水槽的蔬菜盛放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个由该校教师发明的装置,解决了蔬菜清洗后没处放、洗好后滴水的问题。此外,清洗间红、蓝、绿三色分别用于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砧板、刀具,以及干湿分离,按照色标分类摆放的拖把等,都让大家啧啧称赞。
  在学生吃饭的食堂大厅,一抬头就能看到一块屏幕,上面显示着食堂厨房的每个角落。该校李老师介绍,这样的屏幕在学校大门口还有一块,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可以实时看到食堂厨房里的一举一动,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据了解,嘉善县从2013年起扎实推进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大力推进食品配送可追溯制度,食堂“五常法”和量化分级管理、色标管理,食品安全责任险等,全面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目前,该县54所中小学校通过“五常法”验收,达标率为95%。
延伸阅读
  我省一直注重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仅今年就在全省范围先后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百日严打”、地产食品“533安全保障”、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清源”专项整治等行动,共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2万余起,移送公安机关160多件,打掉“黑窝点”、“黑作坊”800多个。今年9月1日起,我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统一行动,集中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农村食品经营者2.85万户,检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各类市场3880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