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本报讯 省委、省政府出台日前的《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指出,要以围绕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以改善林业生态、增进林农利益为目标,以深化林业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富民林业、人文林业,全面绿化平原水乡,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努力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根据《意见》,到2017年,全省平原林木覆盖率力争达到19%以上,国道省道公路、铁路两侧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6%以上,主要河道两岸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6%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净增碳储量3000万吨,新增湿地修复面积350万亩,林业行业年总产值达到6500亿元,初步建立平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成绿树成荫、田林交错、林水相依、车行景移的平原水乡生态景观。
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0%以上,全省森林保有量达到9000万亩、林地保有量达到990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有量达到4000万亩,湿地保有量达到150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4.2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2.8亿吨,林业行业年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以森林绿化美化为标志之一的生态系统初步实现良性循环。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2至3年努力,全面建成生态林业完备、富民林业发达、人文林业繁荣的森林浙江,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把浙江建设成为现代林业的样板区、森林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要求,深化林业改革,完善现代林业发展体制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切实增强现代林业发展动力;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着力构建现代生态林业;发展现代林业经济,着力构建现代富民林业;弘扬森林生态文明,着力构建现代人文林业;强化林业基层基础,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切实把深化林业改革、建设森林浙江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