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教育

全省首个村级农民大学生班成立

  农民上大学,早已不是新闻,但你听说过一个村的村民成为大学里的同班同学吗?台州路桥金大田村的村民们这几天就在忙着为入学做准备。在未来的两年半时间里,他们将作为全省首个村级农民大学生班的学生,开始在电大的求学之路。
  2007年,浙江电大在全省电大系统启动了“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专门开班招收农民大学生,并根据农民的需求设置专业,聘请专家教师,抓好课堂教学和实践基地的落实,此举受到了广大农民大学生的欢迎。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由台州电大和金大田村“联姻”,把大学办到村民家门口,这种校村合作、协同培养的定向班在全省尚属首例。
  47岁的康正美是金大田村的村支书,也是定向班的班长。早年因为经济困难,上完高中后,他的学生时代就划上了句号。如今,他家里种了100来亩园林,为了更好地经营和管理,他寻思着念个大学“充充电”,做个新型农民。于是,趁这次电大在家门口办学的机会,康正美带着同样是高中毕业的妻儿,一家三口一起上学。与康正美一家一样,不少金大田村的农民也都来“充电”。结果共有43名农民通过报名审核成为电大“新生”。
  浙江电大校长叶宏认为,尽管这个班只有40多名学员,但这种协同培养农民大学生的首创模式,是真正把电大办学向乡镇、向农村延伸,拓展了电大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舞台,对于培养优质“三农”人才,提升现代农业水平,打造人文乡村有深远意义。“这个班要善始善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学员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村里有实实在在的收益。”他说。
  据悉,本次定向班开设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制为2年半,面向高中毕业、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学校减免部分费用后,实际缴纳费用为5000元,其中政府补贴3000元,农民个人只需缴纳2000元即可。教学内容按学员的需求量身定做,分必修和选修等模块,学员只要修满76个学分就可获得大专文凭。 陈海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