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窝点分布于绍兴、杭州萧山两地,形成旧电瓶收购、拆解、炼铅一条龙,不仅无证,而且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近日,杭州萧山警方成功破获一起非法收购旧电瓶炼铅团伙案,抓获26名涉嫌污染环境的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高达1800余万元。
今年7月初,杭州市环保局接到市民举报,萧山区所前镇有人未经批准大批量收购废旧铅酸蓄电池并非法处置,造成环境污染。环保局将此情况报给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并会同萧山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暗中走访调查。
窝点位于萧山区所前镇新达路,一个园子里有2个厂房,一家纺织厂,另外一个厂房内正是收购废旧电瓶的地点。民警发现,这个收购点并未取得任何许可,但是每天都有好几辆装满废旧电瓶的农用货车进出厂区。“他们不但涉嫌无证经营,而且还可能偷排偷倒电解液。”办案民警郑流远说,废铅酸蓄电池的液体内含有铅膏、废硫酸等化学物质,随意排放会污染土壤并产生铅蒸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随着调查深入,警方发现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马社村附近的一座山下藏有一处废电瓶拆解窝点。可正当警方准备收网时,这个拆解窝点意外关了门。无奈之下,警方停止了收网行动。“绍兴的窝点关了,但所前镇这边却没有。我们分析,犯罪嫌疑人应该是换了窝点。”郑流远说,通过对进出车辆的跟踪,他们发现所前镇城南村一处仓库新出现了一个拆解窝点,从窝点出去的车辆上,装的都是拆解下来的废旧铅片。
警方判断,这个新拆解窝点正是从杨汛桥搬过来的。
为避免打草惊蛇,警方决定继续跟踪调查。不久,警方在绍兴市滨海工业区发现了一个藏匿于一家废弃小厂里的非法炼铅点。至此,一个涉嫌集采、拆、炼、销非法处置废旧电瓶于一体的团伙浮出水面,团伙的全部窝点也被锁定。7月23日,警方决定收网。下午5点多,80余名警力会同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对各个窝点进行突击执法,现场抓获涉案人员40名,扣押废旧铅酸电池(主要是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旧电瓶)400余吨,非法提炼的成品铅块20余吨。
7月25日中午,警方在萧山新塘辖区一旅馆内又查获7名涉案人员,而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夫妇就在其中。
张某,男,40岁,安徽阜南人。今年2月起,他开始从事废旧电瓶收集及非法炼铅生意。为掩人耳目,张某将采购、拆解、冶炼分别放在不同的窝点。在所前镇城南村的拆解仓库里,张某挖了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达60厘米的地洞,用于偷倒电解液,一些未能及时渗透到地底的电解液由他的小舅子郑某用塑料桶装起,偷倒在仓库周边的土地上。
办案中,民警还查获了张某的一个账本。账本显示,张某团伙已冶炼了1500余吨成品铅块,涉案价值高达1800余万元。张某交代,他收购的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手中的电瓶车电瓶。虽然他清楚这些电瓶来路不正,但利益当前,也就无所顾忌了。
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赵百尧 裴利钢 曹志男
图为非法回收的旧电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