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工作。《通知》强调,要紧紧抓住烘干、储藏等初加工环节,结合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积极开展粮食产地烘储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自然通风仓、烘干设备、烘储仓等初加工设施;支持农民建设小型粮食仓储设施,购置新型储粮装备。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设“粮食银行”,探索粮食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营养和能源的浪费,科学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减少精米、精面等重外观、轻营养的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专用米、糙米、米糠食品、专用粉、全麦粉、小麦麸皮制品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及系列化、优质化、方便化主食食品,正确引导科学健康消费理念;积极鼓励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拓宽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提高资源综合效益;积极发展稻壳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开发,加强玉米皮、玉米黄粉、玉米胚芽、玉米芯和碎米、麸皮、次粉、胚芽、秸秆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粮食加工业发展。《通知》要求,加快建设一批粮食产后烘干、仓储、加工等技术研发、集成平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要推进传统主食品和粮食加工品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水节粮技术设备,加快淘汰高能耗、高粮耗、高污染的工艺装备,提高关键设备、大型设备生产能力。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上、下游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培育产业集群,推进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摘自《农民日报》 刘艳涛/文 201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