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本报讯 兰溪市现代农业发展再添“智囊”。6月17日,兰溪市与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两家科研院校签订了11个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三方将在数字农业骨干平台建设,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兰溪现代农业发展层次。
农业因科技而兴盛。近年来,兰溪市紧紧抓住“四化同步”的机遇,不断加强与农林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科技兴农蔚然成风,现代农业发展实力显著增强。“这次农业科技项目的签约,就是期望借助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的雄厚技术力量,用先进技术来武装农业,为兰溪现代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兰溪市市长朱瑞俊表示。
数字农业骨干平台建设项目是此次签约项目中的一大亮点。这个投资70万元的项目,将依托省农科院的技术力量,整合兰溪多个零散的农业业务平台,重点建设数字农业平台系统、中央控制指挥中心和服务器云平台,集成智慧农业与物联网管理、动植物安全生产管理与灾害快速预警、种子种苗资源与技术咨询、病虫害数字化辅助诊断与防治、农业视频监控与指挥等内容,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和智能化调用,推进平台服务对象由内部向外部、由部门向社会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提升兰溪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签约仪式上,兰溪市云山街道朱山杨梅专业合作社等5家农业经营主体分别与省农科院园艺所、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建设杨梅、葡萄、枇杷、蔬菜、茶叶等五大科技示范基地,打造兰溪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样板。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充分发挥院校的人才、技术优势,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在数字化农业、种养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兰溪现代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