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长兴:财政贴钱让秸秆变废为宝

  “往年无处可去的秸秆今年不用烧掉了,还可以卖钱。”近日,长兴县虹星桥镇郑家村村民俞春法听说村上要设立一个秸秆集中收集点,心情不错。
  过去用来烧饭,现在早改用煤气了,秸秆没有了去处,就只能烧成灰肥田。前不久,《长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试行)》出台,开始采用堵疏结合的治理模式,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为此,县财政对秸秆收集、粉碎、能源化利用等环节予以扶持。对购买农作物秸秆打捆机开展秸秆收集作业的,除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外,由县财政再补助30%;对购买秸秆粉碎机械的,参照农机购置补贴由县财政补助;对购买秸秆固化成型设备的,由县财政每台补助2万元。同时,各乡镇设立秸秆集中收集点,并对每个集中收集点(按收集面积600亩300吨计)每亩补助180元。
  秸秆并非没用处,笔者来到位于小浦的长广生物质发电分公司,只见一台价值30万元的秸秆破碎机正在安装,厂区内两台75吨的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直燃锅炉也已调试好。作为秸秆能源化利用的重要渠道,长广生物质发电分公司承担起全县夏秋两季大部分秸秆利用的重任。该公司一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正常的燃烧率,两台锅炉每天能够燃烧100吨到150吨的秸秆,通过配套的两台15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转化后,每天的发电量将在55万度左右,全年将发电1.5亿度。
  该负责人也坦言,虽然生物质发电机组早在2010年就投产了,但因为秸秆运送的成本过高,一直以来都以燃烧废木、木屑发电为主。这一次,实施方案中有一条“对收购本县试点区域外秸秆交售给长广生物质发电分公司的每吨补助200元”的政策,让企业在成本核算上能够烧得起秸秆。
李波 路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