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肝油是不少家长非常熟悉的东西,超市、药店的柜台摆满了各种鱼肝油,很多家长把它当作孩子的补钙剂。但在央视3·15晚会曝光鱼肝油问题后,不少家长很担心给孩子选择的鱼肝油是否合适。那么,该如何科学选择、服用鱼肝油?
鱼肝油有药准号和健字号两大类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的解释,鱼肝油是鲛类动物等无毒海鱼肝脏中提出的一种脂肪油,在0℃左右脱去部分固体脂肪后,用精炼食用植物油、浓度较高的鱼肝油或维生素A与维生素D调节浓度,再加适量的稳定剂制成。
鱼肝油主要成分——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皆收录在药典中,是不是药典中记录的物质就不能在食品中使用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曾表示,收录在药典中的维生素类、鱼肝油、葡萄糖、矿物质、麦芽糖等,只要符合保健食品和食品的备案标准,可用于保健食品和食品。但目前有些糖果企业生产的食品按“鳕鱼肝油”的标签来宣传,逃避监管,是非常恶劣的行为。
有关保健品监管人士介绍,现在市场中销售的鱼肝油产品中,有药准号和健字号两大类。药准号产品的生产工艺严格,剂量准确。健字号产品属于保健食品,生产工艺没有药准号那么严格。就是说,鱼肝油既可以作为药品销售,也可以作为保健品销售。但不允许普通食品以鱼肝油命名,如果超市里的普通食品包装上标示“鱼肝油”,那肯定是非法的。
区分“药用型”和“保健型”关键看“蓝帽子”
药用型鱼肝油,即OTC字号(非处方药)鱼肝油,包装盒上一般有明显的OTC标示。药用类剂量一般偏大,对于严重缺乏维生素AD的婴幼儿童,具有明显的治疗及改善作用。但是,药用型鱼肝油维生素AD含量均偏高,不适宜长期服用,以免造成维生素AD中毒。营养保健型鱼肝油,即健字号鱼肝油,包装上有明显的“蓝帽子”标示,背面有健字号批准文号。这也是区分普通食品及保健食品的主要区别。“蓝帽子”保健食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产品注册批准文号,只有经临床试验证明具有一定辅助疗效而且适宜长期食用、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才能获得保健食品注册和生产。
简单说,药品是用于治疗疾病的;而保健食品以调节人体某种机能为主要目的,它没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只有“适宜人群”。对于生理机能正常、想要维护健康或降低某种疾病风险的人来说,保健食品是一种营养补充品;对于生理机能异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说,保健食品可以调节某种生理机能以增进健康。
要鉴别真伪,可从产品的渠道、包装上入手。尽量到正规厂商、超市、药店购买产品;以“鱼肝油”命名的保健品要有“蓝帽子”和健字号批准文号,药品要有批准文号。同时,消费者也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的“数据查询”里核对信息,有疑问可拨打“12331”咨询和投诉举报。
鱼油和鱼肝油大不同
鱼油和鱼肝油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本质上有很大不同。鱼油是鱼体内的全部油类物质的总称,它包括体油、肝油和脑油。鱼油是鱼粉加工的副产品,是鱼及其废弃物经蒸、压榨和分离而得到的。
高级营养保健师张丽军指出,除了原料、制作工艺不同之外,二者的功能也明显不同。鱼油的主要功效成分是欧咪伽-3脂肪酸,它是人体血管的清道夫,还能预防动脉硬化、中风和心脏病。而鱼肝油可用以预防和治疗儿童的佝偻病。
由此可见,鱼油和鱼肝油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大不相同,服用时千万不能混淆,更不可相互取代。鱼油服用量较大,如果以相同的量服用鱼肝油,势必产生蓄积中毒,小儿服用鱼肝油过量会造成维生素AD中毒。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因为深海鱼油具有一些特殊营养功能,所以在中老年人群中特别受欢迎,但是多吃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金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