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镇海法院审理了一起赡养案件。在法官的调解下,买保健品成瘾的谷阿姨最终与自己的儿女达成和解。
谷阿姨今年68岁,有一儿一女,丈夫过世。说起谷阿姨,街坊邻居都知道她爱买保健品,甚至有点上瘾。不过因为买保健品而和儿女闹上法庭,街坊们也感到很吃惊。
其实,这件事情与谷阿姨和她丈夫的感情有关。谷阿姨和丈夫一直生活在农村,夫妻感情特别好,是亲戚朋友眼中的模范夫妻。2003年,谷阿姨的丈夫去世了,这让谷阿姨陷入悲痛不能自拔。任凭儿女和亲戚朋友怎么劝,谷阿姨就是过不了这个坎。时间一长,谷阿姨患上了抑郁症,多次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儿女们很着急,陪着母亲去看心理医生,但效果甚微。
2003年底,谷阿姨的一个朋友来看望她,在交谈中,这位朋友劝她:“女人应该对自己好一点,要经常买些保健品保养身体,多参加保健讲座。”在朋友的劝说下,谷阿姨觉得真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于是尝试着去听讲座买保健品,慢慢的竟然上瘾了。听各种保健讲座和买保健品成了谷阿姨生活的主要内容,有些保健品吃不完就堆在家里,虽然收获了“快乐”,但谷阿姨的那点积蓄很快就花完了。
2004年,家住杭州的大儿子让谷阿姨来杭帮着照顾孙子。到了杭州,谷阿姨依然不改爱买保健品的毛病,钱不够了就向儿子拿,儿子也几乎是有求必应。这几年,谷阿姨在保健品上花了十几万元,吃不完的保健品在家里堆得到处都是。对此儿媳颇有怨言,虽然儿子起初护着老太太,可到后来,儿子也开始埋怨起母亲了。觉得在儿子这呆不下去的谷阿姨一气之下住到了宁波女儿家。但是,她在买保健品上毫不收敛,很快又和女儿闹起了矛盾。2013年底,某保健品公司给谷阿姨发来了邀请函,请她去香港参加公司年会,来回的费用需要3000元。谷阿姨马上就向女儿要钱,女儿再也忍不住了,不但拒绝了她,还埋怨了几句。
看到老姐妹都结伴去了香港,自己却没钱不能去,一气之下,谷阿姨搬到外面一个人住。今年2月,谷阿姨一纸诉状将儿女都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每人每月各支付1000元的赡养费。
庭审中,谷阿姨向法官表示,自己2006年征地拆迁后分到的两套安置房都分给了儿女。如今,“他们对我不好,请法院主持公道”。而谷阿姨的儿女则表示,虽然平时没有固定给母亲钱,但母亲在跟自己一起生活期间,基本是开口多少就给多少,后来因为母亲买保健品“走火入魔”,才拒绝了母亲的部分经济要求。谷阿姨的儿子女儿同时也表示,母亲有农保,自己也会努力保障母亲的生活需求。
法官经过调查发现,谷阿姨已年近七旬,没有劳动能力,虽然每月有700余元养老金,但难以满足生活所需。调查中也发现,谷阿姨的确存在不理性购买保健品的行为,法官对她的行为进行了指正。对谷阿姨的儿女,法官也建议他们除了经济上的照顾外,还需多留点时间陪陪老人。最终经过调解,谷阿姨和一双儿女达成和解。
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