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召开后,省畜牧兽医局就迅速行动起来,敲定了今年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方案,明确了三大工作重点。
建成42家无害化集中处理厂
死亡动物无害化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是今年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底前我省将基本建成20家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年底前全面建成42家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基本建设到位,加快重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基本建成“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常态化运行机制,确保不发生流域性漂浮死猪事件。
我省将重点抓42家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设,督导重点县年底前全面建成无害化集中处理厂,推动未立项的县在4月底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设。对重点县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因地制宜选择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模式与收集体系,确保病死猪收得起、处理得了、处理得好;以全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试点省建设为重点,突出32个试点县建设,特别是富春江、黄浦江上游19个重点县逐个加以落实,确保处理设施、政策补助、收集体系全覆盖;对于漂浮死猪源头防控工作,以暗访和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流域漂浮死猪防控专项行动,重点督查富春江和黄浦江流域的19个重点县。开展重点季节专项防控行动,全面落实H7N9禽流感、仔猪腹泄等疫病综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畜禽死亡。同时组织实施《浙江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疫病预防控制与畜产品安全监测机构建设。
规模场设施改造完成
今年我省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层次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畜牧部门将指导完成市、县(市、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布局规划方案的编制,完成1.5万家年出栏100-1000头的中等规模场设施修复改造,完成1300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场生态化改造,发展特色精品畜牧业,争取有三分之一以上重点县(市、区)基本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
今年我省将加强对各县(市、区)生态畜牧业规划方案编制的指导,依法调整划定禁、限养区,科学确定养殖总量和养殖区块,确保有畜牧业的县(市、区)在6月底前出台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结合“五水共治”,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和畜牧产业支持政策项目的实施,推进非禁养区规模场设施的改造提升。结合“三改一拆”和“无违章县”创建行动,退养禁养,做好“低小散”养殖场户转产转业。加快环保型饲料推广,加强重金属、抗生素等管控措施,推广节料、节水减排技术,从源头上落实生态养殖要求;以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为切入,挑出一批整县制推进完成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市、区),4月中旬前排出20个左右的整县制推进县,力争年底前有三分之一以上重点县(市、区)基本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草食动物发展,实施“两头乌”猪、长毛兔、蜜蜂等特色产业振兴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品牌竞争力和明显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满足城乡居民肉类多样性消费需求。
家禽杀白上市刻不容缓
今年我省将研究出台家禽杀白上市政策制度,指导骨干家禽企业牵头建设集中屠宰厂,确保7月1日前实现设区市主城区永久关闭活禽交易,指导畜禽屠宰职能的移交。
目前,畜禽屠宰监管工作处在过渡期,我省农业部门将积极推进过渡期畜禽屠宰监管工作无缝对接。组织起草家禽杀白上市政策制度,做好家禽杀白上市的规划布点、配套冷链设施建设等工作;指导家禽骨干企业建设集中屠宰厂,并配合省政府法制办等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浙江省家禽交易管理办法》和《禽类产品卫生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