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在尼日利亚打工遭遇车祸

家乡调解员算账化纠纷

  •   两年前,在尼日利亚打工的杭州萧山人李继华,去上班的途中被一辆皮卡车撞伤,肇事司机跑了。两年过去了,李继华的腿伤基本痊愈了。但李继华与老板张传祥(化名)之间,就赔偿问题没谈妥。
      近日,萧山瓜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了两人之间的赔偿纠纷。
    国外打工遭车祸
      2012年,萧山临浦人李继华在朋友介绍下,到尼日利亚的一家矿石公司上班,基本工资加上各种补贴、奖金,一年能挣近10万元人民币。老板张传祥也是萧山瓜沥人,因为是朋友介绍的,双方没有任何书面约定,只是口头敲定了工资待遇等情况。
      可是刚到尼日利亚才一两个月,就发生了意外。2012年3月1日,李继华在上班途中,被一辆无照皮卡车撞伤,造成左腿小腿3处骨折。皮卡车主逃逸,当地交管部门称找不到肇事司机,也无法提供相关的法律援助。初来乍到的李继华完全懵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维权,也根本没想到要找当地的中国大使馆寻求援助。
      张传祥在得知此事后,建议李继华回国治疗。在征得李继华和他家属的同意后,张传祥把李继华从尼日利亚送回国内,还对他承诺说,先把伤养好,赔偿的事情,以后可以再谈。
      如今,整整两年过去了,李继华的腿伤恢复得还不错,赔偿的问题开始摆上台面。其实,在这两年里,雇佣双方也私下协商过赔偿的问题,但一直没谈妥。李继华说,自己的伤属于工伤,要按照工伤标准来赔偿;老板却觉得,事情不是发生在上班的时候,主要责任应该在肇事司机,公司方面可以出于人道主义给予一定的补偿。
    调解员算账化纠纷
      近日,老板张传祥找到瓜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童世创,希望在童世创的调解下,妥善解决这件事。
      童世创了解到,张传祥开的这个矿石公司,是在尼日利亚登记注册的“离岸公司”,并没有在国内注册。而李继华虽然被安排在国外工作,但他的劳动关系在国内,因此不适用外国的法律。一般在打工的时候出了事,这类纠纷要和公司协商赔偿,都是员工着急,四处维权。可是这次员工很淡定,倒是老板想要尽快把事情解决好。这当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呢?
      原来,李继华出事回家乡治疗的两年里,张传祥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生活费等共计18万余元。“现在我看他的伤好得也差不多了,这个事情不能一直拖下去。该我承担的责任,我不会赖。”对于老板陈述的这些,李继华都不否认,但他依然坚持说,自己是在上班途中受的伤,要按照工伤的赔偿来处理。“我已经咨询过了,我这个情况,差不多是工伤的六级,这一项就可以赔10来万元,加上工资、各种福利,一年也有10万元,七七八八一算,总共可以赔30多万元。”了解了全面的情况后,童世创觉得,当务之急,是要打通李继华心里的疙瘩。
      “先别着急算钱。你现在一没合同,二没工伤保险,三没权威机构的鉴定,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只能认定为雇佣关系,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来计算能赔多少钱。”童世创拿出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具体作了一番计算,赔偿的费用应该是19万余元。这个数字和李继华的预期有差距,他还是不能接受。童世创继续说,“就算按照工伤来赔,也不是按照你一年的总收入来算,而是按照本人工资来算,一方面你不具有相应的工资清单,另一方面偶尔发的奖金与福利是不包括在赔偿金额内的。”说着,童世创又是一通计算,“就算是按照工伤算,也不超过20万元。”
      这下,李继华接不上话茬了。童世创赶紧趁热打铁:“你也换位思考一下,多少在外打工的人,出了事情想找老板,人影子都找不到。你这老板至少在这两年里,对你是有求必应的。”一番推心置腹的分析,渐渐打开了李继华心里的疙瘩。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除去先前支付的18万余元医疗费、生活补助之外,公司方再一次性支付李继华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医疗期间工资待遇补差等,共计18万元。李继华收取赔偿款项后,双方解除雇佣关系,李继华自愿放弃向其他劳动部门和人民法院主张权益的民事权利,今后双方无涉。
    陈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