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慧玲 通讯员 李飞云
本报讯 全省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自2月17日启动以来,各地按照省食安办的要求,围绕行动确定的重点品种以及消费者投诉举报多、销量大的食品,每县开展了不少于100批的大抽检活动。同时,将累计100余万张百日严打专项行动通告,张贴到了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单位,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餐饮单位,以及各行政村、城镇社区的醒目位置。截至目前,百日严打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被查处。
绍兴市从2月27日开始,市县联动,对全市范围内的166家大型食品冷冻仓库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毯式排查,重点检查无证无照仓储经营行为、食品无标识标签或标识标签不规范、进口食品无中文标识、食品腐烂变质、肉制品未经检验检疫等行为。行动期间发现违法违规行为40起,查封食品及食品原料19.29吨,查封仓库3家。
湖州市质监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龙瀑山泉水公司在2014年1月4日至1月27日期间,擅自变更取水口,用井水生产桶装饮用水。同时,湖州市工商局在市场抽查中发现该公司生产的饮用天然水不合格。近日,湖州市质监局吊销了龙瀑山泉水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近日,衢州市柯城区集中抽检了该区113批食品样品,检出不合格食品5批次。同时,针对不合格产品均来自小作坊和小餐饮店的情况,该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加大了对小作坊、小餐饮店的整治规范力度。
据悉,为确保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取得实效,近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公安厅还联合举办了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办案知识培训班,专题讲解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问题,提升一线办案人员的执法能力,并组织专家对难以确定是否属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情况进行认定,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持。省食安办将继续督促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百日严打行动,以查处大案要案为突破口,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