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结束的2013省农博会上,景宁利农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飞越世界牌鸽蛋荣获2013年省农博会金奖。“鸽蛋”主人陈延平说,获奖了特别高兴,还从农博会上学到许多东西,今后要从农产品深加工入手,不断创新产品包装和销售方式,让合作社生产的鸽蛋真正“飞越世界”。
陈延平是景宁县大名鼎鼎的“鸽子王”。几年前,他瞅准鸽子的市场前景,走出了一条生态养鸽的致富路。
一开始,陈延平想搞综合开发,养鸽、养鱼、种菇一起上,认为这样不至于会全军覆没。可结果是1亩田的养鱼收入还不够付田租;1万段香菇遇上高温,全部烂棒;养鸽又缺乏技术,所孵小鸽被母鸽踩死不少。两年下来,血本无归,仅鸽饲料一项净亏6000多元。
尽管出师不利,陈延平仍坚持做下去。他静下心总结经验,认为顾此失彼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另外,规模过小,自己又没有种养经验,必须得靠科学技术才能干出一番事业。他坚持认为肉鸽市场潜力大,养殖周期短、周转快、投资少、见效快,是很好的致富项目。
总结失败教训后,为掌握好养鸽技术,他买了《无公害肉鸽养殖技术》、《鸽病防治技术》等书籍,还到其他养殖规模较大的养鸽场请教,学习总结出鸽子的养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的学习,他掌握了肉鸽防疫、良种培育、饲料配方等技术,养鸽技术不断成熟,生意也渐渐稳定下来。
为了实现规模养殖,2004年,他投入15万元,引进1000多对种鸽,购进玉米、高粱、小麦、马豌豆等原生态原料,自行调配饲料,这样喂养出来的鸽子肉无腥味,口感更好、更鲜嫩,在市场上卖得俏。他给每对鸽子建了“档案”,把种鸽、子鸽、信鸽、蛋鸽分笼饲养,保证生态养殖。2007年,他把养殖场扩建成占地15余亩,种鸽5000余对,存栏2万多羽肉鸽的规模。2008年,他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飞越世界”品牌商标。通过制定标准化生产体系,从源头上打造绿色生态养殖链,减少肉鸽发病率、死亡率、用药率,增加肉鸽产蛋率、孵化率、成活率,达到高产出、高效益。陈延平还制作了利农生态养殖网站开展宣传,吆喝推广生态肉鸽产品。
近两年来,陈延平借助养生经济发展推销鸽蛋。他介绍,鸽蛋是动物人参,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他家的鸽蛋每枚能卖到8块钱。一对种鸽年产蛋在40-50枚之间,目前1万对种鸽一年总产蛋50万枚左右,仅鸽蛋一项,就能带来很大的效益。接下来,陈延平打算做好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打响“飞越世界”品牌。 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