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牛奶鸡”进城记

  □本报记者 俞圣威
  如果让一个拥有十几年健康保险销售经验的人来养鸡,会发生什么新奇事?有一点毋庸置疑——注重健康。“我养出来的鸡特别健康,小时候喝着牛奶长大,绝不用含激素的配合饲料。”临安市於潜镇百园村柳庄家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柳雪河告诉记者。
  柳雪河的健康理念,让人佩服。“十几年健康保险做下来,这方面接触得太多了,绿色农产品市场很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2011年,柳雪河看准商机,瞄准城市市场,下决心养出一批真正的优质鸡,吸引城里人。
  “现在城市市场上绝大多数鸡小时候都吃配合饲料长大的,不然出栏就慢。”柳雪河对养鸡做过调查,发现养鸡最关键的时间段在出壳后的一个多月,“差别就在这一个多月,这个时候养好了,鸡的存活率和品质就高了。”
  山里土鸡要进城,光靠理念还不够。为了养健康鸡,柳雪河放弃了配合饲料,自己用玉米、鱼粉、青饲料等调配专门的饲料。不过,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小鸡的营养跟不上,成长速度慢不说,存活率也很低。“一次去台湾参加健康养身方面的活动,聊起这事,朋友建议我让小鸡喝牛奶,利用牛奶促进小鸡肠道内微生物生长,从而促进营养吸收和消化,回来后我马上照做了。”
  牛奶养小鸡,存活率高了,品质提高了,但最关键的问题也来了——养鸡的成本大,售价自然就高,导致销售难。据悉,柳雪河的“牛奶鸡”,8个月出栏的,每公斤要卖到136元,一年以上出栏的,则要卖到196元/公斤。“大众消费者消费不起,要进高档酒店名气不够。”柳雪河跨界养鸡遇到了门槛。
  转机来自于2012年年底,柳雪河为“牛奶鸡”注册了“柳庄山水”品牌,此时恰逢杭州市下城区与临安市合作销售当地优质农产品。为扩大品牌影响力,柳雪河在下城区农贸市场设立了专卖店销售“牛奶鸡”。一段时间下来,尽管由于定价高,销量并不理想,但回头客却不少。“吃了我们的鸡,肯定还会回来买。”柳雪河对“牛奶鸡”信心十足,“口感跟普通的鸡不一样,我的鸡全部符合自然生长,至少8个月出栏,完全没有腥味,消费者吃了就知道了。”
  随着“牛奶鸡”在城里名气越来越大,柳雪河这个半路出家的养鸡户也算在杭州站住了脚。今年6月份,杭州长桥宾馆的厨师长找到了柳雪河谈合作,很快,柳雪河的“牛奶鸡”上了宾馆的餐桌,逐渐成了长桥宾馆的招牌菜。
  “牛奶鸡”终于上了台面。进宾馆、餐厅成了柳雪河除门店外的第二种销售模式,也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除了长桥宾馆,杭州的玉皇山庄、金座大酒店等都与他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之前的保险销售经验与人脉一次次地帮助了我,不过,我瞄准的是城里人追求健康的消费需求。”柳雪河说。
  接下来,柳雪河打算进军网络市场。“去年年货节上,消费者对我的‘牛奶鸡’评价很高,有不少是买去给孕妇吃的。”孕妇消费群,便是柳雪河网店的主要针对人群,“这部分人群不太出门,但对优质鸡的需求很大,如果把‘牛奶鸡’放到网上卖,相信会有市场的。”
  让记者替柳雪河担忧的是,去年,柳雪河共养鸡3000羽,存活率只有40%,销出600羽,销售额不到10万元,而包括基础设施在内,成本共投入了50多万元。
  而柳雪河本人则对“牛奶鸡”的前景十分乐观,还打算辞掉保险工作后一心养鸡。他今年流转了500多亩山地,分三个场地,一个场地养小鸡,一个场地养虫,一个场地养大鸡,已经陆续养了5000羽。“今年销售额预计能达到50万元。”柳雪河说,同时,他在杭州近江海鲜市场开设的门店也即将开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