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卫
本报讯 10月16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在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用工工资持续上涨、小微企业形势好转、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我省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势头,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122元,同比增长10.3%。
为实现全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长8%的目标,省政府要求各地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再出实招、再加把劲。要深入分析农民增收形势和存在困难,认真研究促进当前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招数,落实政策资金、稳住增收渠道;要加大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与城市社区和大型单位的对接,引导更多居民、职工到乡村休闲度假,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鼓励在农村修建的交通、水利、农田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尽可能地吸纳当地农民就业,提高他们的工资性收入;要拓宽思路、拓展空间,扎实实施“农民持股计划”,通过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土地股份合作社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兴办,以及在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项目、集体物业经济参股等多种渠道,鼓励更多的农民持有相关股份,以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加快研究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计划,落实好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项目资金,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
由于今年自然灾害较多、农民损失重大,农民在农业领域的增收面临更多困难。因此,省农业厅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在落实普惠制政策补贴基础上,多措并举打好农民增收组合拳。一是立足产业提升促增收,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标准园建设,扩大设施化生产,鼓励培育农产品品牌。二是立足科技服务促增收,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入地入户。三是立足市场营销促增收,推进名优农产品网上营销,推动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四是立足改革发展促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村级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五是立足功能拓展促增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农民增收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