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卫
本报讯 10月16日,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省农业抗灾暨冬种旱粮生产工作,副省长黄旭明参加会议并讲话。
针对今年我省农业生产面临突发事件多、遭受灾害损失重,特别是强台风“菲特”沉重打击我省农业生产的实际,黄旭明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增强信心,全力以赴投入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抓紧抢修水毁基础设施,抓紧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抓紧落实救灾资金。据悉,省财政准备提前预拨2014年部分支农专项资金5.83亿元,省有关部门也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助农增收服务组”指导帮助基层开展抗灾救灾等工作。
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在会上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坚持把农业灾害损失减到最低、把农民收入损失和市民生活影响减到最低的总要求,从提振主体生产信心、抓紧组织抢收补种、抓好疫病疫情防控、保持市场供给稳定等方面入手,全力抓好抗灾减灾工作。
频繁的自然灾害对我省粮食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为确保灾年夺丰收,会议还对我省今年冬种旱粮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全省各地要把发展旱粮作为粮食生产的突破口,着力打好冬种生产攻坚战。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省财政将安排5000多万元资金,对旱粮生产进行鼓励和扶持(详见今日B1版)。
会议要求全省各地要紧紧抓住利好政策,科学布局旱粮生产,充分利用旱地、园地、低丘缓坡和新开垦土地,积极发展旱粮作物;要根据当地旱粮生产基础、旱地资源、气候条件和消费习惯,组织开展旱粮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改善旱粮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扩大蚕豌豆、马铃薯、大小麦等旱粮作物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粮、经、饲、肥等多种冬季作物,稳步发展冬季高效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和中药材;紧紧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以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技术、种植模式为重点,广泛开展冬季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冬种生产水平;大力推广“千斤粮万元钱”新型农作制度,培育一批产量高、效益好、技术含量高、农民可看可学的示范点,使农民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稳步提高收入水平。
会议还部署了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作制度创新与应用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