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浙江严打“三无”渔船

“三个一律”扭转“东海无鱼”局面

  □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7月18日,随着“开始拆解”一声令下,工人们用大型切割机将近20米长的“三无”船只切成几块,许多小型非法渔船则直接被挖掘机捣烂,27艘“三无”船只一会儿就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现场渔民纷纷拍手称快。这是记者18日在“千年渔港”象山县石浦镇举行的“三无”渔船拆解现场会上看到的场景。
  今年以来,东海渔业资源锐减、“东海无鱼”受到各方关注。省海洋与渔业局分析指出,无船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渔船是东海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诱因。“这些船舶往往是休渔期出海,不计后果,酷渔滥捕,严重损害海洋渔业资源,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东勇说。
  我省是“三无”渔船重灾区。据海洋与渔业部门统计,全省仅12米以上的较大“三无”渔船就有2000多艘,加上很多渔民家庭经营的“三无”小渔船,总数在万艘以上。而且,每年还有大量山东、福建等地的“三无”渔船到我省渔场非法捕捞,导致东海近海渔业资源锐减,我省沿海等地出现不少“失海渔民”。
  为维护渔业生产秩序,我省加大“三无”渔船打击力度,近几年查处、拆解非法船只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仅今年上半年,省海洋与渔业局就在温岭、乐清、象山拆解“三无”渔船90余艘,查扣非法捕捞渔船109艘,其中有9名船主因暴力抗法被刑事拘留。
  “今后将继续对‘三无’船只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林东勇强调,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船只做到“三个一律”:对发现的违法从事渔业生产的“三无”船只,一律没收拆解;对情节严重的伏休违规生产渔船,不管是有证还是无证,一律予以没收拆解;对捕捞红珊瑚的船舶,一经查获一律没收拆解。“目前浙江正在制定渔场修复振兴行动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击‘三无’渔船。该计划将用三年时间,通过部门、海陆联动,强化打击力度,彻底改变‘三无’渔船猖獗、违规作业多发的局面,通过打击竭泽而渔等行为让渔场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林东勇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