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畜牧兽医

衢江生猪住进生态小区

  近日,笔者来到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上溪村溪西自然村边一处叫“萝卜山背”的山上,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一个漂亮的生态养殖小区,一幢幢盖着金黄色硫璃瓦的新房里,不时传出嗷嗷的猪叫声。这是衢江区首个生态养殖小区,也是衢州市首个实施“移栏出村、移栏上山”的项目。
  养猪大户廖渭忠说,溪西村是个养猪村,全村110多户村民,有60%的村民养猪,一般一家养一两头母猪,就养在自家的空屋里,一户人家一年出栏四五十头猪,全村一年出栏生猪4000多头。
  因为人猪混居,村里环境很差,家家都能听到猪叫声,到处是流出的污水。“那时一到天热,臭得很。苍蝇蚊子很多,到处乱飞,对人和猪都不卫生。”廖渭忠说。
  结合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从2009年起,在衢江区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当地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下,由村集体和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离村庄一公里的萝卜山背,建造生态养殖小区。廖渭忠说,小区第一期占地30亩,已造猪舍16幢,沼气池6个,目前已有7户养猪大户将猪搬到山上,占全村养猪存栏量的六成。
  “我家的猪原来也养在屋后。”廖渭忠带笔者看了他屋后的房间,里面果然还留有猪栏的痕迹,但很干净了。“边上还拆掉了200平方米的养猪房。”他说,他在小区里建了两幢猪舍,以前在家养,只能养三四头母猪,一年出栏100来头生猪。现在猪舍大了,母猪有10头,还有20头预备母猪,存栏生猪200多头,去年出栏了200多头生猪,虽然去年年中猪价不好,但全年他还是赚到七八万块钱。
  据介绍,该养猪小区第二期还有30亩,用来安排散养户,让村里的猪全部“移栏出村、移栏上山”,集中居住到养殖小区里。为此,该村正在探索新模式:一是村社联建,由村集体和合作社建好道路、水电、猪舍等,出租给散养户养猪;二是鼓励散养户实行生猪入托,由养猪大户或合作社进行“保姆式”代理托养;三是以股合养,以生猪数量折合成股份,联合组成股份制专业合作社或公司,年终按股份分红;四是统一管理,小区内的养猪户实行规划、管理、品种、供料、防疫、处置、技术、销售“八统一”。
  衢江区畜牧兽医局有关人士说,溪西生猪养殖小区建设,能有效破解目前农村生猪养殖存在的“规模小、分散式、密度高、污染重”发展瓶颈,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
吴跃明 徐建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