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绍兴县稽东镇占岙村是本报基层联系点、报社党支部结对村。岁末年初,我们的“亲戚”情况还好么?新年有些什么打算?带着这份牵挂,1月18日,本报记者来到该村采访。
冬天的山村气温明显比城市要低,尽管记者赶到稽东镇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但车子拐进村道后,两边收获后的稻田里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厚厚的霜冻在和煦的阳光里闪烁着银光。
占岙村地处绍兴县与诸暨市交界山区,是绍兴县少数欠发达村之一。时隔近一年后重访该村,记者一进村就发现了很多新变化。穿村而过的小溪上多了几座亭桥,村里的道路拓宽了些,而且道路两旁都建了花坛,新栽的苗木整整齐齐。一眼望去,整个村庄干净、漂亮,加上三三两两晒太阳的村民,一幅温暖而宁静的景象。“去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花大力气对村庄进行了整治,创建了绍兴县环境整治示范村、精品村。我们村里的香榧林还被评为AAA级风景区。”一到村里,村支书黄天明就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了去年村里的发展情况。
黄天明说,村里依托的千年香榧林等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去年一年到村里来休闲观光以及养老性质小住的客人有4万人次左右,主要集中在五月至十月,这段时间山村天气凉爽,空气清新,最热闹时,游客把小小的山村“塞”得满满当当。“来的客人都是口口相传的,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宣传,现在还不太敢宣传。”好好的产业为什么不敢宣传,疑惑间,黄天明向我们解释了个中缘由。
原来,该村的休闲观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户搞农家乐也大多是自发的,接待能力还十分有限。就目前的游客量,按黄天明的说法,都已经有“饱和”的感觉了。该村地处山坳,沿溪而居,本来就没多少平地,游客到村里来,停车比较困难。“休闲观光产业要发展,势必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接待能力,不然产业没发展起来,牌子已经砸了。但按现在的情况,村里要建设停车场,要在香榧林里建设一些供游客观光的游步道,土地流转等方面都比较困难,很多问题都不是村里能解决的。”黄天明说,他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多更好的政策,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