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起,卫生部于2011年10月发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施行,速冻饺子、汤圆、酱油等预包装食品都必须在包装上添加营养标签,否则不得销售。根据规定,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提供的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并注明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4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
《通则》颁布至今已1年多,然而市场上的执行情况良莠不齐。近日,笔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商场、蛋糕店发现,不少食品厂家并没有在预包装糖果、糕点等产品上加上营养标签。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对营养标签也一头雾水、了解甚少。
现状
自制预包装食品 多数无营养标签
所谓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通俗地说,就是指已经包装好的,不需要再加工,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食品。
根据规定,预包装食品在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必须标注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4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如果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在营养成分表中应当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这意味着只要产品中使用氢化油脂,不论是动物性油脂还是植物性油脂都必须在营养表上注明含量。《通则》虽然严格,但实际执行过程却存在不少走样的情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厂家都在食品外标签上填上各项营养成分标签,但样式却千奇百怪,有的只有蛋白质和脂肪两项,有的则只注明含量,不标注百分比。
在各种食品的外包装上,《通则》要求必须标注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难以找到。在一款知名品牌的奶油夹心饼干外包装的成分表中,奶油成分赫然在列,但在其营养标签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却只字未提。
营养标签的缺失在自制预包装食品和进口食品中更是普遍现象。在一高端超市的进口食品货架上,没有营养标签的食品占到四分之一,不少进口食品即使有营养标签也都是用外文标注,很难识别。在一家超市的面包区,预包装的面包上都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成分表,但却都没有营养标签。“我们从未听说面包还要有营养标签。不知道啊,上面没规定啊。”当笔者拿起超市自产面包询问时,相关售货员说道。一些面包蛋糕店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营养标签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无从得知。
消费者
营养表看不明白 有没有差别不大
笔者在调查时还发现,虽然《通则》早已发布,但不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人员对该《通则》仍不甚了解,很多超市食品店的售货员压根儿不清楚新规,面对笔者询问,态度模棱两可。“这个营养表我也看不懂啊,到底买哪个才好?”在一家超市购物的刘女士对笔者说,平常她来超市只挑选自己常喝的品牌及口味,并没有参考其营养标签来选择。“虽然这营养标签挺清楚,可是我怎么知道哪个元素对身体好,应该买哪个呢?”笔者走访发现,消费者普遍对该《通则》不甚了解或不在意。
笔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正在购买速冻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数人表示对营养标签未给予过关注。一位挑选速冻汤圆的谭女士告诉笔者,她在电视上听说过营养标签这回事,但自己挑选速冻产品时,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主要是看品牌和口味,对饺子、汤圆里含有哪些营养元素不是很清楚,更不知道哪些营养元素吃多少才是合适的,今后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谭女士说。一名正在购买速冻水饺的张先生则坦言,自己挑选食品时,比较关注的是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有没有添加“奇怪”的添加剂,对营养标签了解得还是比较少。
对于大多数依靠经验和口味选择食品的消费者来说,清晰的营养标签并不能指导消费者选择商品。
专家
食品无营养标签 消费者可要求退货
“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通则》实施后,所有的预包装食品,不论是大厂家还是小厂家,超市、面包店自制的食品都必须进行标示,所以对无营养标签的食品,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货赔偿。”一消费领域专家表示。
虽然新国标从公布到现在已经有1年多时间,但由于预包装食品种类繁多、生产主体多样,因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部分预包装食品依旧没有营养标签或是标注信息不全。如果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商家无偿退货,如果产生纠纷,可以拨打消协12315热线投诉。
该专家还表示,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公众做出合理膳食选择,可使消费者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是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良好手段,对全民营养教育和健康促进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儿童,应该食用蛋白质高的食品,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糖尿病患者要限制碳水化合物高的食品的摄入。”通过了解营养标签,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确定自己需要摄入哪些营养元素,并以此作为购买的依据。 孙超逸 董枳君
链接
解读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营养标注参考数据为能量8400千焦、蛋白质60克、脂肪60克、碳水化合物300克、钠2000毫克,约相当于60公斤正常成年人日需要量。每种食物外包装的成分表中的数据均是依据此标准计算得出的。“4+1”:“4”为4个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为能量。这5项为企业必须标示内容。4个核心营养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摄入缺乏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健康;摄入过量则可导致肥胖和慢性病发生。
其他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企业可自主选择是否标示。
营养素参考值(英文缩写为NRV):用于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高低的参考值,专用于食品营养标签,以百分比形式标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营养素参考值是营养标签中最具参考价值的一项。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即包装上“高钙”、“低脂”等字样,它不是营养标签中规定的内容,但消费者却可通过查看营养标签中钙、脂肪的含量,核实“高钙”、“低脂”等功能声称是否属实。《通则》规定,营养素含量符合功能声称规定的条件和要求时,才可标注。
单位份数:食品企业可以每100克、每100毫升、每份来标示营养成分表。也可由企业根据产品特点或推荐量来设定,每包、每袋、每支、每罐等均可作为1份,消费者要看清营养数值指的是每包还是整包,以免高估或低估食品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