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野兔深加工有赚头

  “我们公司生产的第一批产品获得了义乌森林博览会金奖,接到客户不少订单,现在我们已开始为春节市场做准备了。”12月14日,刚从野兔养殖户成功转型为食品公司总经理的吴晋飞忙着打电话承接业务,她十分看好野味深加工市场前景。
  2007年,吴晋飞买了400只种兔,在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柳家村建起了野兔养殖基地,尝试养殖杂交野兔等。野兔肉素有“美容肉”、“保健肉”之誉。吴晋飞的野兔繁殖获得成功,市场销售也不用愁,养殖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去年共卖出8000多只野兔。“养殖的野兔一只能卖60多元,而经过深加工的酱香兔肉,一只可以卖到100多元,野味深加工赚头大。”养殖野兔赚到了钱,吴晋飞眼光放远,看到了深加工野兔肉的商机。今年初,吴晋飞投资500万元,建起了标准厂房,登记注册了飞野食品有限公司和“畲乡格格”商标,引进两条生产线,分别生产熟食和腌渍生肉,实现野兔养殖、屠宰、深加工一体化。
  上月初,吴晋飞的公司QS认证获批,尝试生产了1吨手撕兔肉,拿到义乌森博会上去卖,深受客商欢迎,一些大酒店、食品批发企业争相下订单。目前该公司生产线日加工野兔肉最高达到1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徐枫 范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