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茶树的生存之道

  人类早期种植茶树,分单株自然生长,当茶苗长成小乔木时,便要架梯采茶了。现代茶园种植茶树,多采取行栽,且有定植尺寸,通常行距1.5米、丛距0.4米,每丛植苗2至3株,茶树发枝生长时进行修剪,直到常见的一行行茶树齐齐发芽。
  单植茶苗不易生长,即使上了足够多的肥料,光照充分,它也是懒懒的,立在那儿。我在茶园的一个空地就种过一株单苗,它很单薄,两年也未见有多大起色。后来,我在它的边上又种了一株茶苗,情况大为改观。原来在植物界,争夺光源是大家在成长过程中的生存法则之一,两株茶苗在一起,它们彼此争着生长,都不想被对方盖住。这一丛的两株茶苗竞争生长,又刺激到周边的茶苗,它们也努力地往上生长……于是,成行的茶树连成一个竞争体。种茶人拿剪刀将茶树上面的枝头修剪之后,茶树就争先从各个叶柄与枝间发出新芽,给种茶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茶树嫩芽。有些茶园没有遵守茶树的生长规则,单株植苗,到后来也能生长成看上去很漂亮的茶行,但茶树发芽不多,产量颇低,这与没有其他茶树跟它争抢空间直接相关。
  所谓自然……而然,即寻找自然规律,遵循之。关于茶树,它的周边确也需要一些大乔木,适当地遮蔽些光,只是有一些大乔木,纵然没有用它们的树冠来盖住茶树,它们也会从泥土下面将粗壮的根生长到茶树下面去,汲取茶树根下的养分,这样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可是,没有了大乔木组成的森林呵护,茶树又得不到应有的湿润,茶树也活得不爽了。总之,自然是一个竞争型的社会,植物不动声色,或以五彩缤纷的叶子与花朵展示各自的存在,这里面却隐含有无穷无尽的生存谋略。
(摘自《青年文摘》 古清生/文2012年第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