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百日行动”抽检结果表明

我省养殖业经得起考验

  □本报记者 陈小平 通讯员 吴志青
  本报讯 记者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根据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方案,我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加强质量安全检查指导和前期开展兽药经营企业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强化养殖、饲料生产、定点屠宰等环节使用违禁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监督抽检力度,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违禁添加物隐患排查、养殖和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抽检等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抽检结果来看,我省绝大部分养殖场能自觉抵制“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自觉无害化处理检疫不合格畜禽,有效保障了上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行动方案,7月中下旬以来,省畜牧兽医局联手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对杭州、嘉兴、湖州等生猪重点产区的61家规模养殖场和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进行苯乙醇胺A、可乐定和赛庚啶等违禁添加物监测,共抽检样品104批次,均未检出违禁物质。
  从生猪养殖和定点屠宰环节“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监督抽检情况来看,截至7月底,全省共抽检样品35万余批次,其中生猪养殖环节26万批次、定点屠宰等环节9万批次,合格率99.99%以上。省畜牧兽医局仅在8月就对杭州、绍兴、温州、台州四个市的31个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进行了拉网式抽查。抽检员大强度、高密度地抽检,结果却“一无所获”。检查组共现场抽取生猪尿样1610份,进行三种常见“瘦肉精”品种快速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从抽检情况来看,经过专项整治,我省绝大部分生猪定点屠宰场(点)能自觉抵制“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已成常态。
  当然,大整治行动也并非全部“一无所获”。“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农牧部门先后在养殖环节查获1起非法兜售含“瘦肉精”非法添加物案件,查获含“瘦肉精”非法添加物3.05公斤;在活畜定点屠宰环节查获外省调入含“瘦肉精”肉牛和生猪案件各1起,查获含“瘦肉精”肉牛2头、生猪3头。查获的含“瘦肉精”非法添加物和肉牛、生猪,均已依法进行了销毁处理,所有涉案人员和线索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