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工返乡潮

  近日,在我国中部的农民工输出大市安徽阜阳,返乡的农民工突然多了起来。阜阳火车站的统计显示,今年6月份至今,返程的人数同期增长5万人左右。
  来自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及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的报道显示,以前在春节前才出现的民工返乡,此时在多地提前出现。农民工返乡流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我们这一车回来的不少人都是因为打工的企业或公司效益不好。”曾在广东打工的安徽籍民工岳喜军说,近几个月来,广东沿海不少小企业陆续出现了倒闭现象,原来打工的同乡只能另谋生路,不少人选择返乡。
  在这股农民工返乡潮中,人员多以从事制造业、建筑行业为主。作为我国四大劳务输出地的安徽、河南、贵州、四川,近年来伴随着自身经济的发展,本地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工需求与日俱增。
  不过,与2008年的返乡潮相比,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农民工本人都显得更为理性和沉着。
  安徽阜阳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幕朝晖说:“经历过2008年的考验,地方政府已经有了信息搜集和应对机制,并且日益重视劳务返乡的工作。”
  河南省舞阳县的贾琳也是返乡流中的一员。她对返乡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解,“好多姐妹都回家了,原来深圳富士康里一大半工人都是俺们河南人,现在河南也有富士康的厂了,工人们自然都愿意转回去了。”贾琳说,她准备过完夏天,也去位于郑州的富士康应聘,“听说全年都在招人,谁不想离家近点呢!”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程必定认为,目前我国不会出现大范围返乡潮,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劳务输出地市需要做好积极应对准备。这种正常范围内的农民工返乡现象将为地方增加熟练劳动者的供给,有利于缓解地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用工荒”现象。
  多位经济学专家建议地方政府,首先从思想上持欢迎态度,鼓励农民工理性还乡,缓解本地“招工难”问题;其次,政策上做好养老医疗等保险的衔接,为回乡就业的农民工做好后续的服务工作。
(据新华网 杨玉华 张紫赟/文 2012年8月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