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供销

花肥:小市场透出大学问

  “绿贝”、“花多多”、“花无缺”、“喜多多”……看到这些可爱又有些诗意的名字,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花儿,然而它们不是花儿,而是花儿离不开的花肥。在化肥行业中,花肥这一产品虽然市场容量不大,但却有着肥料行业的尖端技术和精细管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服务大田农业的普通肥料市场的饱和,一些大化肥企业也看到了花肥行业较高的利润空间,纷纷开发花肥产品。
市场:容量小但价格高
“这一包装肥料是12公斤,要卖到差不多300元”,在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一位正在参展的经销商告诉笔者,“也就是说折算下来差不多要3万元/吨。”
  对比普通复合肥不到3000元/吨的价格,花肥高昂的价格让笔者忍不住惊呼。“在花肥行业,每吨卖到2万元的产品是非常正常的。”上海永通化工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丁振涛说,事实上,尽管从养分种类来说,花卉生长所需要的元素和大田作物基本一致,主要都是氮、磷、钾;从肥料品种分类上看,也和大化肥差别不大,多数可归结为复合肥和微肥;从产品形态上看,市场上的花肥也主要细分为水溶肥产品和缓控释肥,但和大田所用的肥料相比,价格却相差很大。“同样是水溶肥或缓控释肥产品,价格上为什么会相差如此多?”“这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由于花卉比较娇贵,花卉肥料对于原料的要求比较高。譬如,同样是生产复合肥,但生产花肥所用的尿素就要求有很高的纯度,还有很多原料都要从国外进口。”丁振涛解释道,具体的原料价格不便透露,但基本上都会比普通复合肥原料价格高上好几倍。其次则是花肥不论是生产还是使用,要求都较高,企业在科研和服务方面的投入都很大。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真正使用花肥的是设施农业,这包括一些花卉种植基地中的盆栽作物,连栋大棚、设施温室以及观赏园林中的设施作物,“总而言之,花肥是针对高效农业而言的。”而且,即便是设施农业,也不是自始至终都使用比较高档的专用花肥,更多的是在作物生长的某一阶段使用。这也意味着我国的花肥市场容量并不大。据统计,全国设施花田的面积约为2万亩,而专用花肥的用量约为每年5000吨左右。此外还有一些家庭花卉用肥,但这个量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管理:精准化和标准化
  尽管花肥行业并不大,但我们常说的行业小就乱的情况在这个行业并不十分明显。在花肥行业更多折射出的是小行业的精准和标准。这主要表现在花肥的生产和田间管理上。
  精准主要表现在花肥配方比例和施用方法上。首先是配方,花肥更注重发展作物专用肥,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设计不同的肥料配方。在施用方法上,在花肥行业,我们经常会看到对某种肥料的推荐施用量是每升1.5-2克,意为每升介质体积施用1.5-2克肥料。而且还会提醒,在施用肥料时的推荐量是基于介质中没有添加启动肥的情况。同时要求考虑花卉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并且,为了保证花卉作物的正常生长,经常需要在花卉一个生命周期中,进行数十次的施肥管理等。
  标准化则更是为了适应精准化的要求而来,对于花卉种植来说,因为是高附加值农业,尤其是设施农业,面对每升介质体积施用1.5-2克肥料的用量提醒,要想实现大规模花卉生产,就不得不大力发展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当下的设施花田中,尤其是水培或介质种植的过程中很多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通过机械化、智能化来实现温度、光、湿度的配合,完全按照作物的生长所需来进行施肥、补充水分,实现标准化、工业化的花卉生产。
郑 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