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供销

氮肥从传统走向现代

  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协办的“2012年中国国际氮肥、甲醇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主办方特意安排的化肥市场专场和肥料新品种专场成为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在肥料新品种专场中,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近十位知名专家学者,就新型氮肥、缓控释肥等作主题发言。此次会议成了肥料学术界的峰会。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发展增值尿素提高氮肥利用率
  开发产能高、成本低、利用率高、损失少、增产效果好、环境友好的增值尿素新产品,无论在节约资源、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节本增效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增值尿素是在基本不改变尿素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增加简单设备,向尿液中直接添加增效剂所生产的尿素增值产品。
  增效剂是指利用海藻、腐植酸和氨基酸等天然物质经改性获得的、可以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的物质。增值尿素产品具有产能高、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增值尿素产品应符合以下原则:含氮量不低于46%,符合尿素产品国家标准;可建立添加增效剂的增值尿素质量标准,具有常规的可检测性;增效剂微量高效,添加量在0.5‰-5‰之间;工艺简单,成本低;增效剂为天然物质及其提取物或合成物,对环境、作物和人体无害。
  中国农科院新型肥料团队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开发出发酵海藻液、锌腐酸、禾谷素等系列尿素增效剂和相应的系列增值尿素新产品。
华南农大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教授张承林:应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
  水溶性肥料主要指水溶性复混肥,分为有无机型及有机无机复混型两大类。形态上有固体与液体两大类。水溶性肥料的主要特点是:养分含量高,营养较全面;杂质少,一些配方完全水溶;以聚磷酸铵为原料的水溶肥具螯合微量元素功能。所有有设施灌溉的地方都可以用水溶肥料。通过灌溉设施施肥称为水肥一体化管理。水肥一体化技术省水、省肥、省工、高效、增产。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节水农业已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重要配套产品,水溶性复混肥也将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限制我国水溶肥料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标准还有待完善;聚磷酸铵、硝酸铵等基础原料缺乏;对含氯及含硝态氮基础水溶肥料的错误认识限制了这些原料肥料的应用。
  政府应在补贴灌溉设备的同时,补贴水溶肥料企业;大力组织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水溶肥料应用知识的培训、示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水溶肥料,保护守法企业的利益;尽量简化登记手续,减轻企业负担。另外,对水溶肥料企业,应给予税费减免、运输优惠等。
华南农大教授樊小林:缓控释配方肥是发展方向
  中国缓控释肥料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缓控释肥料产业和环境友好性农业的迅速发展。缓释肥料包括硫衣尿素、树脂包膜硫衣尿素、脲甲醛肥料、异丁叉二脲、稳定性肥料。控释肥料包括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包膜复混肥、树脂包膜氯化钾、树脂包膜磷酸二铵等。控释配方肥料也称之为营养同步肥料,是目前农业部大力推广的、物化了测土配方施肥理论和技术或物化了平衡施肥理论与技术的缓控释肥料。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控释配方肥在香蕉、菠萝、甘蔗、荔枝、龙眼、叶菜、果菜大田生产上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和增收效果。控释肥料在香蕉、花卉、蔬菜育苗中具有水溶性化肥不可取代的优势作用。
  大田作物施用缓控释肥料的主要原因是:华南乃至全国劳动力价格高涨,大田追肥的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需要一基免追或一基少追技术;修复次生盐渍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破坏、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等耕地质量问题,需要既少施肥,又不减少有效养分投入;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要以缓控释肥料为载体,把平衡施肥理论和技术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为减少化肥浪费可能造成的大气、土壤和水系污染,也需要缓控释技术和肥料。
张涛 张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