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就业

近半毕业生实习后可拿到就业意向书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671万人,总体选择就业的学生为68.5%,其中有近一半人通过实习最终拿到就业意向书。”这是中国著名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最新调研结果。
  报告显示,求职渠道上,27.4%的毕业生通过专业招聘网站找到工作,18.7%的人通过校内招聘会,13.8%的人通过企业校园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
  数据还显示,期望就业的毕业生中仍未就业的首要原因是对职位不太了解或个人期望过高,使得自己错失了许多机会;其次是认为薪酬过低,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还有11%的毕业生根本未获得面试机会。
  实习是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实习,大学生们能够在正式工作之前了解工作内容,锻炼并提高工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和节奏。企业也更愿意招聘有实习经验的大学生。因此,实习经验已经成为就业力中的重要资本。据智联调查,七成毕业生会关注校园招聘实习生信息,排列顺序分别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从所学专业来看,医学、语言、农学、经济学、理学等学科的学生对校园招聘实习生的关注度较高。应用类学科的毕业生更加关注校园实习生的招聘信息,因此,他们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正因为毕业生们意识到实习与就业的关系,他们试图通过实习拿到该企业的工作录用通知书。
  大学生们获取实习机会的信息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来自社会的,也有来自学校,还有来自熟人。在众多渠道中,两成的毕业生选择专业的招聘网站,三成的学生是通过各类校园招聘会,还有12.7%的人是由熟人或家里父母介绍的。在校园招聘会中,毕业生参加过1-2场次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6.7%。
  对此,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把冉认为,实习对于学生的求职过程有着重要的帮助,也是学生完成从学生向职场人转变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既是雇主社会责任的体现,又是雇主帮助学生了解雇主品牌的重要途径。随着“90后”全面进入职场,他们对于企业内部文化、人际关系、工作氛围等要素越发关注。通过实习使更多的优秀学生了解企业,并在实习过程中双向选择,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是一种双赢。
赵超 李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