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就业

“专业对口”让六成毕业生就业尽折腰

找工作一定要专业对口吗?

  又到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时期,又一批考生和家长要在各类专业之间思来想去,揣测4年后的就业情形。国内一著名的职业咨询机构曾对200例职业再定位的案例进行了专项研究,发现“专业对口”让六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尽折腰,最终不得不重头来过,重新定位。找工作一定要专业对口吗?此问题困扰不少大学生。
  从高考填志愿选专业开始,多少人糊里糊涂地报了志愿,进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毫无兴趣。4年时间一晃而过,毕业后到底要做什么,还没来得及整理思路、做好准备,就慌慌张张步入职场,除了“专业对口”,似乎别无选择。在此要提醒大家,发现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应及早调整定位,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千万别自欺欺人,浪费了拼搏的好时光。
毕业生: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咋这么难?
  小敏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毕业后,她想当一名律师,虽然在校各科成绩优异,但跑遍所在城市的所有律师事务所,由于缺乏经验,没有一家单位肯录用她。最后在父母的劝说下,小敏才极不情愿地到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她抱怨:“为啥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么难?”
  与小敏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张同学。张同学学的是园艺专业,“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认为现在各个城市都很重视绿化,园艺专业一定是个热门专业,但毕业了,就业情况和我想像的大不一样。”今年6月,张同学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好单位。但到了人才市场才发现,需要园艺专业的单位很少。“尽管有些不限专业的企业也招人,但那些单位根本用不到我的专业,把我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丢掉,实在是太可惜。”张同学说。
  调查显示,目前仅有18.68%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到与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37.26%的学生所学专业和职业有所联系;而44.06%的学生则是完全不对口。这几项数据充分表明,想要找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难度非常大。
企业:招聘时对专业到底有多看重?
  在人才市场工作多年的李先生介绍,实际上,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中,以销售类和管理类的最多,大约占到一半左右。如果从专业对口角度讲,这些岗位都只招营销专业或者管理专业,那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那么多科班出身的人选。在实际操作中,招聘销售类岗位,用人单位也不会只要科班出身者,这些岗位都是基础性岗位,是为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提供最初的工作机会,只要喜欢,什么专业的都可以上岗。他表示,现实中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可能让所有的专业都对口,这就要求大家变换就业思路,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找工作。
  不同的岗位对求职者专业性的要求并不相同。语言、计算机、医药、电气、土木工程、模具等专业,必须要求专业对口。而对于文秘、市场营销、广告文案等岗位,对专业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当然,专业只是企业的一个参考方面,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成熟和理性化,现在已逐渐形成了对专业技能、项目经验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综合考虑的用人标准。
专家:专业对口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原秘书长曹殊研究员认为,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专业的不同,其接受专业教育的专门性有非常大的区别,比如学新闻的学生,也可以做文字、文秘方面的工作,因为他们平时专业训练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涉及文字处理。对类似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专业是否对口,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专业性非常强的毕业生而言,比如学临床医学的,他们的就业可能更需要专业对口。
李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